一把平常剪刀,一张普通红纸,在张浩涛手中变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栩栩如生的孔雀、活灵活现的十二生肖、恢弘壮观的故事长卷……
63岁的张浩涛是耀州区柳公权中学的一名退休老师,退休前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剪纸创作,退休后更是把全部时间投入到剪纸艺术中,剪纸技艺逐渐成熟,作品小有名气。
“剪了大半辈子,剪纸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张浩涛动情地说。起初,有绘画基础的张浩涛爱剪窗花,逢年过节免费为亲朋好友剪福字,为结婚的青年剪喜花。从事教育工作后,他为学校的宣传栏剪报头,用剪纸装饰学校的学习园地,利用兴趣小组为学生讲述剪纸技艺。渐渐地,张浩涛对剪纸深深着迷,一有空就琢磨如何剪出更漂亮的图案。
方寸世界乾坤大。多年来,张浩涛不断从民间艺人身上取经学习,在视频上模仿历练,在家中探索创新,剪纸技艺突飞猛进,剪出的花鸟线条更加细腻流畅,人物衣纹处理精细。
为什么不用剪纸去讲述耀州文化?张浩涛灵机一动,将孙思邈故事、照金岁月故事、美食苍耳剪了出来,活灵活现,引人共鸣。“你看这个陈家坡会议这幅剪纸,每个人的表情都不一样,有的人物是立眉、浓眉表现的是刚毅的性格,有的人物眼睛微微眯着表现出他在深思熟虑……”查阅历史资料、琢磨人物性格,配色勾勒,红色照金剪纸长卷在张浩涛手中孕育剪成。
与剪纸结缘的20年里,他以花鸟、动物、山水、人物为载体创作了《祝福祖国》《荷塘月色》《药王孙思邈》《红色照金》等大量优秀的作品,编辑出版了校本教材《秀剪飞花》。作品先后获评全国工艺剪纸邀请赛优秀奖,铜川中小学师生书画大赛二等奖等奖项。
为了让更多耀州故事通过剪纸呈现出来,张浩涛不断致力于社会公益活动,为留守儿童夏令营学生讲授剪纸,参加精准扶贫下乡剪纸展示等活动,担任耀州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剪纸辅导老师等。“传统艺术和现代元素结合,做出更多符合现代审美的作品,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这是张浩涛心中所愿。(本报记者 刘晓帆 郭颖 见习记者 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