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守好用好参合群众的“保命钱”

2018-06-21 06:03  渭南日报

本报评论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自2002年推出至今,经过逐步完善,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抗击疾病、抵御贫穷的重要保障,赢得广泛信任和参与。新农合基金也被誉为参合群众的“保命钱”,备受社会关注。

但是,近年来,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医疗机构通过不正当手段骗取、套取新农合基金的新闻报道,这些违法行为浪费了国家资金,侵害了群众利益,损害了社会公平,让人十分痛心;而涉事的“白衣天使”们在金钱面前,无视法律法规,抛弃了职业操守,变成暗箱操作的“黑暗魔鬼”,更是令人愤怒。尽管他们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是在法治社会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仍然挑战了公众的底线,如何守好用好参合群众的这份“保命钱”,值得深思。

按照国家规定,一家医院要成为新农合定点医院,必须在服务技术和能力上通过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的考察审核,并共同签订协议书,进而履行义务和责任。而协议的主要内容就包括为患者提供规范合理的医疗服务、加强住院参合患者的管理及配合做好新农合工作等。由此可见,医疗机构在新农合中扮演的是“服务者”的角色,既要向政府负责,又要让患者满意。

在这样的情形下,守好用好参合群众的“保命钱”,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要摆正位置,端正态度,始终以服务患者为目标,以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惠民政策为任务,努力提高医术、提升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赢得生存发展、获取应得利益;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从签订协议的那一刻起,所有工作都已步入法律轨道,必须严守法律法规。坚持常态化组织相关医务人员参加普法培训,增强对法律的敬畏之情,自觉把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到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各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不断完善监管体系,细化审核流程,实行考核和追责制度,及时纠正和查处新农合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违法行为;要狠抓医风医德建设,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医风医德主题活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导和教育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和发扬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淡泊名利,拼搏奉献,积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树立新时代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百姓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如天。如果每一家医疗机构和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能把法律的权威、道德的尊严和内心的良知作为信仰,努力在实践中恪守和坚持,我们相信,参合群众的“保命钱”一定会被守好用好,新农合政策必将平稳健康运行,惠及更多群众。

全站热点
灞桥区委书记贠笑冬陪同省体育局王勇局长调研灞桥区体育产业

2018-06-20 18:39阅读

产业挑起脱贫攻坚“大梁”

2018-06-20 10:15阅读

保护消费者权益 净化市场环境 商洛市开展打假治劣和服务行业专项执法行动

2018-06-19 12:35阅读

印台区首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实现并网发电

2018-06-17 09:09阅读

岚皋天保工程云平台:实践运用让“我”大有可为

2018-06-15 12:08阅读

32岁未婚女子罹患子宫内膜癌 市妇幼院专家提醒:发病年轻化敲响女性健康警钟

2018-06-14 11:01阅读

大荔县教育局学习宣传《梁家河》持续升温

2018-06-13 07:0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