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残疾女孩随父上山植树 种桃30余亩年入10万

2018-06-06 10:33  安康日报

1.李丹在路边向来人介绍自家的桃子.jpg

5.每年5月开始,李丹家的桃陆续上市.jpg

(通讯员 赵华斌)李丹是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文化村八组的一位残疾青年。今年28岁,是个特别开朗的女孩。不幸的是,在她出生7个月的时候,因患多发性神经根炎,导致双腿残废。

1997年,为了发展产业经济,父亲李增义背着她、带着全家人由山下搬至山上居住,以种植和嫁接改良桃树为主,开始垦荒植树造林,大力发展园林经济。

那时,因为家庭贫困,贷款又完全投入到了植树造林中,所以父亲没钱给李丹买拐杖和轮椅,李丹每日只能趴在地上行走,一直持续到15岁。

为了照顾李丹,我下地干活时,就将她背到田间地头,放在地上,任凭她四处趴着玩。活干完后再将她背回家。就这样,一来二去,就背了将近二十年。李增义回忆说。

2.父亲李增义采摘完桃后,李丹负责在家门口销售.jpg

6.李增义正在摘桃.jpg

那个年代,由于李丹家是第一个主动搬迁至山上居住和开荒植树的人,所以面对的生活、生存及居住环境特别辛苦。那时,山上没水,父亲就到几里外挑水;没有电,就点煤油灯。由于地处荒野,人极罕见,我们几乎是度日如年。李丹说。但,在父亲李增义的带领下,他们全家人一起努力,一点一点的挖掘,一块一块的开垦,终于开垦出了几十亩林地。截至目前,老桃树园已种植了30余亩桃树,年纯收入达10余万元以上。

生活稍微富裕了,经济也宽裕点了,父亲李增义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女儿李丹购买拐杖和轮椅。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桃子的销售又成了问题。

于是,没有进过一天学堂的李丹便从5岁开始,一天学一个字,一个字一个字的学,终于掌握到了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同时还参加了相关的电脑、电商知识培训班学习。

李丹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为了解决销售问题,她从12岁开始就帮我在市场上卖桃。每日清晨,我先把她驮到菜市场,然后再送货,由她负责销售。傍晚时分,我再下山接她回家。久而久之,她还结识了不少的朋友,每逢鲜桃成熟的季节,朋友们都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纷纷与她联系订购或上门购买。李增义说道。

2016年,李增义又流转了40至50亩土地继续发展桃园经济。并先后从陕西杨陵等地武井白凤、引进春蕾、未央2号、秦川大白桃、加纳岩等优良品种。

10.每年3月,这里桃花盛开,数万人齐聚这里,赏花、休闲、游完.jpg

如今,李丹家一共种植了80余亩桃树,每年3月、4月、6月、7月前来旅游、休闲、赏花和购桃的人越来越多。2014年,李增义筹资几十万将原先的一层小平房增建了两层,办起了农家乐,收入也渐渐增加了。

16.四世同堂,幸福的一家.jpg

目前,李丹家是四世同堂,奶奶、父亲、妈妈、哥哥、姐姐、侄儿......每天这样的聚会,是他们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候。

15.李丹家的桃林和新房.jpg

2017年7月,李丹注册了桃园网店,专售自家的鲜桃。由于果品优质,味好汁多、香甜可口,耐储藏,所以每年7月份后,吸引了不少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客商致电订购。仅凭我的微信朋友圈,一年就可以卖到两三千斤鲜桃,收入约2万元左右。三年后,我家的鲜桃收入将实现翻番,预计达25万元左右。李丹说。近年来,随着当地扶贫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曾经的烂泥路早已焕然一新,正以崭新的容貌笑迎天下客商。

13.原先,这里没有路。如今,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通村公路已铺到李丹家门口了.jpg

14.茶余饭后,李丹总是喜欢在家人的陪伴下自由散步.jpg

全站热点
山区孩子 的“六一”礼物

2018-06-05 22:33阅读

王益区:创业担保贷款破解群众创业难题

2018-06-05 14:06阅读

长安引镇街道召开村两委会负责人周例会

2018-06-04 16:34阅读

离退休干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合唱大赛商洛选拔赛举行

2018-06-02 18:07阅读

渭南市全面推行河长制 河湖管理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8-06-01 10:12阅读

棚户区改造:扮靓北市区“南大门”

2018-05-31 08:26阅读

西安市2018年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点现场观摩评比及技术交流培训会在周至县召开

2018-05-29 17:1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