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石泉县,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问题更是其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俗话说,远抓不如近扒,如何让贫困人口就近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石泉县一直都在探索。今年以来,该县探索建立了就业拓展四促进、技能提升四机制和就业服务四精准的三个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工作模式,把就业扶贫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石泉是文化旅游资源大县,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饶峰驿站和中坝作坊小镇等新型旅游景区备受青睐。该县将文化旅游与贫困人口就业紧密结合,探索出发展旅游,促进就业工作模式。仅饶峰驿站和中坝作坊小镇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196人。
我们建立了创业基地促就业、发展产业促就业、全域旅游促就业、公益性岗位促就业的就业拓展四促进工作模式,多渠道多手段帮扶和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该县人社局局长陈小平说。
2017年底,石泉县成功获评国家支持农民工等返乡创业试点县,全县各类创业实体达到10822个,创业者指数高达12%。成功创建县级以上创业孵化基地7个,县级以上就业扶贫基地11个,市级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示范镇4个、示范基地4个、创业示范镇3个,社区工厂4个,可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
阮少学是后柳镇金旗村贫困户,因腰疾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通过护林员公益性岗位实现稳定增收。我现在不图啥,坚守好岗位护好林子就是保护饭碗,有了这份工作,每年能增收7000元,心里很踏实。阮少学说。在稳定原有1600个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开发适合贫困人口村内居家就业的公益性岗位1500个、县内稳定用工公益专岗1000个。饶峰镇三岔河村贫困户胡世明便是居家就业的受益者之一,他因照顾体弱多病的老人不能外出务工,通过村级公路管护公益性岗位,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脱贫。截至目前,已推进3527名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稳定增收,切实解决了走不出、走不远和超劳动年龄的贫困人口就业增收难题。
此外,石泉县建立的统分结合、按需培训、订单定向、产业互动技能提升四机制,以及精准劳务招聘、精准政策宣讲、精准信息发布、精准台账管理的四精准就业服务体制,也是推进就业创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坚实举措。2018年1月至4月,全县共培训贫困劳动力800人,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户的目标。同时,结合就业援助月和春风行动等系列招聘活动,将就业创业扶贫政策和招用工信息送到千家万户,做到就业岗位菜单式对接、就业状态清单式管理、劳动力资源账单式供应,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创业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