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小敏
此次来太平峪森林公园是故地重游。
上次来时是前年三月,恰逢紫荆花节,那时的太平峪是一片花海,整座山都是深紫浅红,绚烂如霞,壮观美丽。走在公园里,十里紫荆,蜂蝶飞舞,游人闻香,无一不搅动着公园里的春天。无论是三两株的绽放,还是独一株的盛开,那些花朵唯恐不露脸,争先霸占枝头。清风吹来,紫粉飘飘,春天的气息沁人心扉。
“说到这紫荆花,背后还有一段悲壮的故事呢。”同行的一位长者说道。故事得追溯到100年前,香港还是个小渔港,人们以捕鱼为业,日子清贫但快乐。小渔港港口优良,交通便捷,英国政府看中这一点,强行租借,清政府软弱,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数千名爱国群众揭竿而起,武装保卫家园,英军受到重创,民众们也遭到残酷的镇压。劫变过后,村民们在桂角山建造了一座坟墓,把壮烈牺牲的英雄们合葬在了一起。后来,桂角山上长出一棵树,此树开紫红色的花,人们都没有见过,也不知叫做什么名字。再后来,桂角山坡上长满了这样的树,清明前后,花期正盛,绚烂夺目,像是缅怀烈士们,民众将其唤做紫荆花。
“老人家,你的表述不准确啊,此花非彼花。”公园里的管理员说。有何不同?管理员继续科普,我国紫荆花最早的发源地就在这儿,园里还有一棵直径1米多的紫荆树,被称之为“紫荆王”。这里的紫荆多为大乔木,花朵虽小却繁密成串,花开时节,一簇簇、一串串紫红色的小花拥挤在枝头,又叫“满条红”。它根系十分发达,能涵养水分。而香港的紫荆花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开得比较大,花瓣呈倒卵状。每朵5瓣,其中4瓣分列两侧,相互对称,而另1瓣侧翘首昂头于上方,花形似兰花状。
人有同名,花也有同名,不论是哪种科目的紫荆,都给大自然托彩增色。太平峪森林公园里的紫荆花比起平地上的紫荆,层次分明,更为壮观,跌宕起伏地生长在一道道山岭上,山因此增色,地因此焕彩,确是少有的美景。
带着寻花的心情探访,心中满是期待,车到园外,眺望远方,竟不见紫荆的影子,询问后才知,花已败落,每年三月下旬到四月中旬是花开时节,公园在四月上旬举办紫荆花节。没赶上盛大的花海场面,略有遗憾,只能在回忆里寻找。以后再来,一定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