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带领群众奔向美好生活——记华州区柳枝镇樱桃沟村第一书记左争气

2018-04-21 11:16  渭南日报

本报记者刘虹

驻村两年多,为改善两个贫困村群众的生活状况,从千亩莲菜园到文化广场的修建,再到樱桃产业的扩大,他本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干了一件又一件大事。

樱桃沟村隶属华州区柳枝镇,位于310国道之南,秦岭脚下。车顺着山脚蜿蜒前行,路旁香草繁茂,尤其两边的樱桃格外惹眼。距樱桃成熟还有半月,枝头早已果实累累,青中透黄,黄中带红,一串串低垂于绿叶间,煞是好看。

边走,左争气边把车停下来,给记者介绍这里的情况。

看,那边是有机肥厂。

看,那边是樱桃树林。

看,这里是才栽的大樱桃树苗。

说这些时,左争气很自信,也很有成就感。

让贫困村樱桃红透天

樱桃沟村因盛产樱桃得名,更有樱桃沟水库和樱桃沟峪道,受到远近游客青睐。每到樱桃采摘季,这里游人如织,每天接待几千名游客。

樱桃沟村多山坡地,有效耕地面积只有1800亩。2017年5月,左争气从毕新社区调到这里任第一书记。虽是贫困村,有贫困户40户,贫困人口92人,但这里的农业经济作物基础良好,有800亩樱桃,400亩核桃,300亩花椒。尤其是樱桃产业,久负盛名。

初到樱桃沟,如何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是左争气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走访考察,左争气得知,樱桃沟虽然樱桃种植已具规模,但樱桃都以早熟小樱桃为主,从4月开始采摘到5月结束。

左争气想到,如果能把樱桃采摘季延长,是不是就能把樱桃沟整体旅游季延长?这样一来,群众增收的时间也就拉长了。

为此,他想到引进大樱桃树苗。大樱桃成熟较晚,大约从每年6月到7月结束。如果在原有小樱桃基础上种植大樱桃,樱桃采摘季就可以延长两个多月,樱桃沟的旅游旺季也就延长两个多月。

通过多方渠道,左争气引进12000株大樱桃树苗,计划在增加村民经济收入的同时,在310国道与樱桃沟水库之间打造出一条200米宽的樱桃宽幅林带。这些树苗已于2018年春季栽进地里,扩大樱桃种植面积150亩。

左争气说,等到这些樱桃挂果时,樱桃沟村的风景会更美,那时有长达四个多月,樱桃都能红透天。

左争气还做了件事。樱桃沟村原有8家养殖产业,然而养殖产生的大量排泄物给环境卫生带来很大压力。樱桃沟村村主任刘战战计划建个有机肥加工有限公司,不但可以使农作物用上有机肥,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可是苦于没有能力办完各项手续。左争气得知这一情况,主动配合刘战战跑电力局、发改局等完善各种手续。终于在2017年开始建厂,10月投资生产。这个厂吸纳40户贫困户以贫困资金入股参与年底分红,仅2017年底每户就分得500元。

让荒草滩变成莲花园

到樱桃沟村之前,左争气在柳枝镇毕新社区任第一书记。

毕新社区由秦家、北刘、王宿三村合并而成,也是贫困村。2015年6月,华州区委组织部下派在移民局工作的左争气,到这里任第一书记。通过摸底排查,他了解到村上很多实际困难。先后争取项目资金,为毕新社区修缮水塔,解决群众用水难题。打农灌机井三眼,解决200多亩产业园灌溉问题。硬化产业园道路1.3公里,新修排水1公里。为充实群众菜篮子,特修建500平方米蔬菜市场一个。

毕新社区有黄花菜、优质桃种植传统,左争气向区移民局领导汇报后,与渭南市职业技术学院协调,为1200多人举办“优质黄花菜栽培技术管理”“桃园的中后期管理”等技术培训。同时做好家政培训和劳务输出,为更多妇女和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已有150位群众取得家政服务员资格证,为外出家政务工增收打下基础。

为从根本上带领贫困群众脱贫,左争气设想了一个大计划。2016年8月,左争气把眼光投向毕新社区靠近渭河的那片荒草滩。

这么大一片土地,怎么把它利用起来,为群众谋福利?通过走访调查,和村委会干部多次商议,最终决定把这一千多亩荒草滩变成一千亩莲花园,以莲菜园为带动,实现一业兴多业,为群众增收提供保障。

说做就做,通过土地流转,各方筹措资金1000万元,七八台大型机械开进渭河滩进行平整、挖掘,拦坝造湖。2017年4月,建成集莲菜种植、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渭滨江南农业生态观光园。观光湖里还设有音乐喷泉,湖边安装太阳能路灯。以每年每亩600元的价格承包给“陕西治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种植、经营、管理和销售。以土地为基础组建了毕新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毕新社区所有村民都是股东,颁发给农户集体产权股权证。贫困户可以就近务工,年底凭股权证参与分红,真正实现利益共享。

千亩连菜观光园的建成,不但增加了群众收入,还美化了村容村貌,改善村民人居环境。

让乡村变成大花园

毕新社区是贫困村,走进毕新社区却丝毫看不到脏乱差。这里道路干净,绿树成荫。尤其文化广场,简直是座大花园,让人赏心悦目。

文化广场占地20多亩,在秦家村大队部南,原是一片荒地。左争气来之前,柳枝镇就有把这里建成文化广场的设想。左争气来之后,更是发挥所有能量,积极为修建文化广场出谋划策。他把这计划汇报给移民局,得到移民局领导大力支持,争取项目资金60多万元,并在移民局帮助下进行施工,开挖涝池,修建广场,修建大舞台,补充健身器材。仅仅一个多月,文化广场便修建完成。2016年,重阳节“孝老敬亲”表彰大会就在这里举行。

如今走在这里,小亭、戏台,遥相呼应,绿叶、繁花,相互映衬。更有清波荡漾,垂柳依依,令人流连忘返。

左争气说“世上本没有路。路是从布满荆棘的地方踏出来的,每条路上都抛洒了开路者的汗水,每一个脚印都印证着开路者的胆识和睿智。”正是在这样的精神引领下,他怀着对工作的热情,对生活的美好情愫,不论走到哪,都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美化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群众收入为目标,带领群众走出一条条奔向美好生活的道路。

全站热点
平利建立案件线索双向移送反馈机制

2018-04-20 20:03阅读

高陵建住局协调督促原造纸厂小区居民选房会议及搬离工作顺利进行

2018-04-20 11:49阅读

紫阳34个单位签订脱贫攻坚“军令状”

2018-04-19 17:15阅读

高陵执法队、文管所、博物馆、电影公司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观学习区廉政教育基地

2018-04-18 11:14阅读

渭南高新区: 绿化绘就最美底色用心铺开森林画卷

2018-04-17 08:54阅读

长安子午街道党校举行中华传统道德专题培训

2018-04-15 13:30阅读

新加坡企业发展局来鄠邑区考察

2018-04-13 10:0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