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冯战武
4月的澄城,春和景明。记者步入澄城县道路运输管理所,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氛围,热情周到的服务,温暖贴心的话语,使人如沐春风。
近年来,澄城县运管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瞄准“执法创新、文明领跑、服务升级”的中心任务,实现了群众出行“走得了”向“走得好”“走得舒适”转变,货物流通从“运得出”向“运得及时”“运得经济”转变。
规范执法打造清明运政
澄城县运管所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有序推进运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矢志不渝打造清明公正的运输环境。他们走在前列,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以严细的管理打造行业文明服务的领头雁。他们干在实处,积极强化科技管理手段,率先在全市为基层执法人员配备了摄像机、执法记录仪、对讲机、反光背心、指挥棒等硬件设备,有效提升了执法水平。创新执法模式,严格实行执法人员不处理、处理人员不收款、收款人员不执法的“三权分离”制度,在全市率先建成澄城交通运政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实现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网上审批。定期开展执法案卷评查,案卷合格率达100%。推行阳光执法,一手抓“阳光运政”,做到权力运行制度公开,行政职权公开,监督制度公开,服务措施公开;一手抓“便民运政”,开辟“绿色通道”,对多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全面提速,为企业和业户提供星级服务;一手抓“创新运政”,率先创办政务大厅推行一条龙服务,率先组织驾培机构教练员开展技能比武,率先引导煤炭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加强源头治超监管,率先举办转作风展亮点促发展现场观摩推进会,率先支持运输公司开拓旅游观光业务扩大经营渠道,率先扮演红娘角色帮助运销企业“联姻”促进互利双赢,率先内引外联开通首家农村物流快捷配送中心,全县道路运输行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悉心服务创造运输之家
澄城运管所砥砺奋进,破解难题,不断提升行业服务保障水平,深入打黑治霾,开展道路运输综合整治“春雷行动”、打击“黑车”及站外上客等非法违规经营集中整治行动、打击冲击西禹班线非法营运“黑车”专项整治活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维护了道路运输市场秩序。联合公安、环保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行业综合整治,对违规企业给予高限处罚。拓展旅客运输服务,推进“道路客运联网售票服务信息系统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推行“互联网+公众出行”新模式,切实解决老百姓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客运站场运营管理,规范客运票价,严格落实“三不进站、八不出站”。规范驾培维修市场,推行驾驶员培训合同制,对驾培机构和教练员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建立教练员“能上能下”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教练队伍的整体素质。以企业资质条件复查为抓手,建立维修企业动态管理机制。严把车辆技术关,从严做好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和类型等级划分工作。推行物流电商模式,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龙头骨干和典型示范为带动,全面推进货运试点项目建设。加大农村物流发展力度,探索“道路运输+特色产业”“道路运输+邮政快递”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色农村物流,逐步形成网络布局合理,组织方式先进,总体效益最优,衔接顺畅便捷的综合物流服务体系。
提升品牌铸造崭新形象
澄城运管所擦亮窗口,深化服务,全面提升行业文明服务水平。积极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持续开展道路运输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和驾驶员诚信考核,推进信用平台建设,定期发布行业“黑名单”,公布诚信动态信息,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连续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创新文明创建载体,积极开展“党员先锋”“执法标兵”“管理明星”“巾帼楷模”等创建活动;积极争创省厅级“文明示范窗口”、省局级“文明执法单位”、市级“行业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在客运企业中深入开展“星级汽车站”“文明汽车站”“文明客运班线”“文明客运班车”等创建活动;在客货运企业、维修企业、驾驶员培训学校中开展以诚信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争创“十佳服务之星”等创建活动。开展便民惠民服务,坚持365天服务、24小时值班、限时服务、延时工作、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等20多项便民服务措施,为企业和业户开辟了绿色通道。打造文明服务品牌,以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为载体,围绕“文明交通行动”“情满旅途”等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党员先锋号”“文明交通使者”“心服务、新旅程”特色品牌活动,先后涌现出“青年文明号”5个,“巾帼文明岗”3个,“服务之星”25人等一大批优秀典型和先进集体,充分展现了道路运输行业的良好形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今,澄城运政人将满怀豪情唱响新时代运管工作新旋律,用“运输”这把乐器,满怀信心地继续演奏着文明和谐运政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