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人在生活和工作方面,都要比正常人艰难很多。在市区陈仓园二区,有一对聋哑夫妻开的“无声裁缝铺”,他们缝纫技能娴熟,收费便宜,给周边居民提供了方便。大家都称赞,这对夫妻自强自立的精神令人敬佩。
4月10日下午,记者在陈仓园二区市场南门附近看到,一个帐篷旁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无声裁缝”,帐篷里有两台缝纫机,一男一女正在做衣服。这时,有位市民前来裁裤子,他自觉拿起桌子上的小本子和笔,将自己的要求写了下来。“这对夫妻都是聋哑人,在这里已经干了一年多,活干得好价格还便宜,我们都成老熟人了。”见记者采访,这位居民说,大家与这对夫妻交流全靠纸笔,因为对方是聋哑人,大家也都很有耐心。在干活间隙,记者用纸笔和这对夫妻进行了交流。原来,男的叫王友堂,今年59岁,妻子比他小1岁,两人就住在这个小区。年轻时,夫妻俩在福利厂工作,干的就是裁缝。后来,企业倒闭,他们打过工、摆过摊,虽然日子过得艰难,但两人一直相互鼓励,依靠勤劳的双手自食其力。一次偶然的机会,区上组织残疾人参加全省技能比赛,没想到他们居然获得了服装裁剪类第一名。王友堂觉得裁缝这门老手艺不能丢,所以就和妻子商量,去年在小区开起了裁缝铺。
夫妻俩都年近六旬,开裁缝铺每天都要从早忙到晚,很多了解情况的居民都劝他们不要太辛苦。王友堂却表示,妻子已经领退休金了,他明年也可以领到退休金,区上和社区也非常照顾他们的生活,所以生活上没有多大负担。但他觉得人不能闲着,挣钱多少无所谓,主要是有事情干。“ 他们两口子虽然是聋哑人,但为人特别善良。”小区门卫杨师傅说,来找他们的居民特别多,还有不少人是从附近小区专门赶过来的。
本报记者张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