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玲
到宝鸡,王晓红算是回家了。“虽然我出生在西安,但我是一个真正的宝鸡人。我是从宝鸡中学毕业的,父亲是凤翔人,现在父母还在宝鸡居住。”王晓红说。
王晓红现在是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微电子学研究所的一名长聘教授。1998年,她获取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工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继续学习,先后承担10多项国家科技研究项目。
谈起对宝鸡的感情,王晓红毫不避讳地说,早些年,不论是上学还是工作,提起家乡,她从心底不自信,因为南方人对宝鸡的概念就是黄土高原,觉得宝鸡很土。但是,从2005年开始,她觉得宝鸡有了很大的变化,生活舒适,环境比原来更美了。
这些年,因为工作关系,王晓红回宝鸡的次数多了。她觉得宝鸡这几年的变化太大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很足,各方面的进步都很快。在外讲起家乡,她很自豪。“以前虽说宝鸡是家乡,但是感觉自己和家乡的关联度不高。这次接到发展大会的邀请函,亲戚们比我都高兴,能为家乡的发展做点事我很开心。”王晓红笑着说。宝鸡召开发展大会,能看到政府发展宝鸡的决心。“这么多年,我到过国内外很多地方,对于宝鸡未来的发展,我觉得不光是要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更要有自己的特色。因为是民族的才是国际的,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来旅游的,都能感受到宝鸡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接地气的地方,人们的生活很安逸舒适。它可以不用那么豪华,但是要很丰盈。虽然地处西北,但是能感受到江南的味道。所以宝鸡的发展一定不要着急,打造自己的特色才会赢得世界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