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破解出行难 服务更贴心 交通惠民“有温度”

2018-03-30 08:11  渭南日报

本报记者杨晓妍实习生程宇婷

一条条新修的水泥路、柏油路宽阔平坦,纵横交错不断延伸,像条“长龙”静卧在秦东大地上,连接着日新月异的城市和生机勃勃的乡村,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脉”,把欢歌笑语送到村村镇镇、家庭院坝、田间地头。

现在,人人都说道路交通变了,变得让出行更便捷、生活更美好。怎能不变呢?自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市交通运输系统以农村道路建设为突破口,扎实推进交通扶贫攻坚,持续加大投资和服务力度,“交通扶贫”犹如一夜春风,让“出了家门进车门、下了车门进家门”已变为现实,让愈来愈多的人在点点滴滴中感受交通惠民的“温度”。

知民情解民忧铺就乡村“幸福”路

富平县宫里镇风口村地处塬区,由于土壤干旱瘠薄,种植面积较少,所以这里的村民们大都选择以种植花椒为主要农作物。前些年,由于村道一直未硬化,路面状况差,一遇雨天,这条路就变成了真正的“水泥路”。这样一来,村民不仅运送农产品不方便,而且“看病难”也时常困扰着全村人。

“通村路没修好以前,遇上村里老人生病,有时候只能用架子车推着去镇上就医,更多的时候只能是干着急没办法。除此之外,由于道路影响,每到花椒收获的季节,村里人需要用人力将花椒一点点的搬运出去。”村民卢存虎说道。

风口村的贫困,交通是首因。由于交通不畅,这一方百姓饱尝出行难、行路难之苦。对“路”的渴望,一度成为风口村村民们的夙愿。去年,富平交通运输局历时3个月,多方筹措,耗资200多万元,建成了一条宽4米、铺设水泥路面的通村路,打通了风口村群众的生命之路,托起百姓幸福梦。

如今,宽阔平坦的通村路上车来车往,外地的客商们纷纷上门订购当地的花椒等农副产品。就拿花椒来说,不仅卖得比以前快,而且价格也提高了不少。“自打路修好了以后,来我们村收购花椒的客商也多了,直接上门拉货,咱在家门口也能赚上钱。现在还装上了安全护栏和减速带,出行更加安全了。”卢存虎笑着说。

一条平坦宽阔的通村路越过重山,承载着赵老峪村群众的希望,不断延伸,奔向远方。赵老峪村地处富平北部山区,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民多以种植、养殖、在外务工来养家糊口。据统计,全村共有贫困户139户375人。之前,金庄公路薛镇王马至南村段,是连接赵老峪村与外界的主干道。可是,由于年久失修,道路损毁严重,远远不能满足山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出行的需要。一时间,出行难、农副产品运输难成为阻碍赵老峪村发展的“拦路虎”。

如何打破“瓶颈”,发展经济,惠及民生呢?当务之急,是尽早实施赵老峪村通村路改造项目。于是,富平县交通局按照四级公路技术标准,概算投资800余万元,将原有路段改造为宽约5.5米、全长5.8公里的沥青砼路面。截至今年1月,道路主体工程已建成通车。

通村公路的发展,让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看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据了解,目前全市交通部门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先后新建通村公路216.8公里,改扩建通村路897公里。如今,一条条平坦的通村路,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成为农民群众的希望之路。愈来愈多的群众,正昂扬向上地朝着新生活阔步前进。

实打实心贴心谱写服务进行曲

交通活,百业兴。近年来,渭南交通人融入群众心贴心,服务群众实打实,除了在提升通村路通行质量方面取得优异成绩之外,还致力于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把大事小事放在心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用心用情谱写服务进行曲。

潼关县桐峪镇地处陕豫两省交界的小秦岭矿区,南依秦岭与洛南县相邻,西北与太要镇相连,东接河南省灵宝市。随着桐峪汽车客运站的建成通车,沿线村民出行更轻松。据了解,桐峪汽车客运站设有候车厅、安检台、站务员室、司乘休息室等设施,共有进站班车36辆,分别发往潼关、灵宝、三门峡、西安等地,沿线群众真正实现了“把车站设到群众家门口,把班车开到群众家门口,把服务做到群众心里去。”

年过六旬的樊月胜,是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村民。自打有了桐峪汽车客运站以后,想去潼关县城逛一逛,再也不用花上一天的时间等火车了。啥时候想去,都能在家门口坐上公交车。“我经常在这坐车,去潼关很方便,咱车站的工作人员态度也很好,不管有啥困难都热心帮忙。”

交通运输工作点多面广,情况复杂,推进工作的难度和压力大,但渭南交通人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

如今在潼关,“北斗星”志愿者服务队享誉金城。去年以来,潼关县交通运输局启动了“红色导航·北斗星行动”,成立了北斗星志愿者服务队,涉及领导调度、行政执法、窗口服务、扶贫攻坚、党员引领、项目保障、妇女儿童等众多领域。

这是一支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队伍,哪里工作任务最艰巨,哪里就有他们的足迹。每当遇到暴雨、大雪等恶劣天气造成交通隐患时,北斗星志愿者总会第一时间排除险情,确保公路畅通;每当遇到老人迷失、小孩走失等突发情况时,北斗星志愿者总会自觉自愿地助人为乐,送他们安全回家……一件件看似普通的小事,让丝丝温情在群众心中缓缓滋长。自建队以来,短短一年时间,北斗星志愿队就护送近百名迷失老人、儿童回家,送还遗失财物近10万元,接听各类咨询电话3000余次。同时,北斗星志愿者还扎根帮扶村,帮助贫困群众参加技能培训、联系外出务工,定期慰问特困群众,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帮助群众提高收入、关心群众的日常生活,一件件实事,深深地感动着包联村的乡亲们。

群众想的,就是交通人要做的;群众期盼的,就是交通人前进的方向。渭南交通人坚守岗位,履职尽责,用辛勤的劳动拓出发展纵贯线,用心与情为渭南发展铺下了“幸福路”,助推城乡蝶变。

全站热点
宁陕“四个结合”做好脱贫领域信访维稳工作

2018-03-29 17:19阅读

蓝田县委书记陈顺利会见来蓝投资客商

2018-03-29 09:11阅读

“老宝鸡”气息——解放商场

2018-03-28 12:13阅读

灞桥区纺织城街道食药监所扎实开展小餐饮专项整治行动

2018-03-27 11:54阅读

市卫计委信息中心张处长检查指导鄠邑区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

2018-03-26 10:19阅读

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公开承诺(市卫计局)

2018-03-23 20:06阅读

灞桥:舞出乡村幸福生活 跳出积极健康节拍

2018-03-22 18:3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