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组
“重治疗、轻保健”的现象在群众中普遍存在,导致各医院医疗压力大,群众“看病难”问题突出。在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王莉将关注点放在加强治未病上,她建议,在创新医改模式中,强化对群众健康的预防保健工作,从社会、医院多角度做好宣传、保障,助力“健康宝鸡”建设。
王莉说,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发展民生事业,扎实开展“健康宝鸡”建设“十大专项行动”,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模式,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医改成果。但由于长期以来医疗习惯、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市在推进群众健康的预防保健工作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今年,我市提出创新医改‘宝鸡模式’,推进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医改工作思路,为加快推进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机遇。”王莉建议,加大对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潜移默化的宣传,慢慢改变群众看病就医的老观念。各医疗机构应结合自身特点,加大医疗保健方面的投入,加强保健业务能力建设,扩充相关方面医疗人才,将医疗保健过程前置到未病阶段,减少群众医疗费用,助力“健康宝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