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如何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绽放光芒?在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部分政协委员围绕这一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委员李媛媛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校园是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她建议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纳入教学课时,开展学校教育资源与文化艺术素质两大培训。在文学、书法、绘画、民间技艺等相关领域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手段,创新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及传播方式。
“近年来,我市在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青少年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委员马勇认为,青少年时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因此提高全民道德素质的关键是要从青少年抓起。马勇建议,应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的育人作用,广泛开展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传统文化,学会诚信做人、团结友爱、和谐相处、互助合作等等。
宝鸡历史文化厚重,如何弘扬宝鸡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宝鸡故事?委员蔡礼堂认为,应创建具有宝鸡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品牌,通过给青少年讲述发生在宝鸡的一些典故和故事,体验毛笔书法、太极武术等内容,让他们了解宝鸡文化、传承先贤精神,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投入到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热潮中,凝聚起推动宝鸡追赶超越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