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永平) 俗话说三六九,往外走,自2月18日(大年初三)安康火车站迎来节后客流高峰起,客流持续走高,该站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确保旅客平安顺利出行。
自改革开放起,襄渝、阳安铁路成为陕西南部、川东北部当地乡亲们外出务工致富的必经之路,每年约25万余农民工前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淘金。
近些年,铁路电话订票、12306互联网购票相继推出后,确实方便了旅客出行;但依然有很多乡亲们不能完全掌握这两种便捷的购票方式。该站为了方便乡亲们购票,在增开售票窗口、延长售票时间的同时,在售票厅设立党员爱心导购台,为前来购票的乡亲手把手地介绍12306网络购票取票程序,引导他们按照出行方向排队购票或到自动售票机购票取票。
该站面对乡亲们节后外出务工去向分明、客流集散突出等特点,充分抓住节前乡亲们回家过年机遇,组织营销人员主动走访市、县劳务部门和乡镇政府,认真了解乡亲们节后外出务工方向、数量、时间等详细信息,积极向乡亲们推介春运新增客车和车票预售等情况,深受乡亲们欢迎。家住平利县的吴力华大姐是80年代抱着孩子走出家门到沿海务工的。坐着火车去致富,吴大姐夫妇也见证了铁路的变化,她说:以前买票到火车站两个人轮流排队一整天,有时候排到头还不一定能买到票;现在儿子年前就把票在互联网上订好了,走的时候到火车站刷一下身份证就可以取票进站了!
该站针对节后客流来得快等现象,为让外出务工的乡亲们顺利出行,通过客票显示系统,细化乡亲们外出致富每一趟列车组织方案,合理调整工作人员生产班制,开辟乡亲号致富候车专区。并根据列车密度、到发线使用情况,积极将满载乡亲们致富梦的乡亲号列车,按照易组织、少对流的原则,接入易于乘降的线路上,采取分批进站、递进分流的组织方法,做到人定岗、车定人,保证乡亲们乘降安全有序,减少乡亲们周转麻烦。
我坐了三十多年火车,当初车厢人挤人,带着孩子担惊受怕;现在出门坐火车,从进站到下车,感觉舒服多了,孙子在母婴候车区跑来跑去,还有铁路工作人员帮忙照看,都不太担心了!家住紫阳的李杨奎高兴地说,这些年打工,已推倒当初的茅草房,盖起了三层小别墅。他感叹:真是金山银山,不如火车这个靠山!是火车把我们拉出去致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