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多肉植物大家并不陌生,近日记者在市区花卉市场发现了许多像塑料假花一样的多肉,商家称之为“出锦”。然而,记者经过了解得知,这种多肉植物是用药物培育出来的,买回家很难养活。
在市植物园花卉市场,各类花卉俏销,其中也少不了多肉植物。记者发现,许多摊位出售的多肉植物,中心都呈现出粉色、白色、黄色、橘色等色泽(见右图),价格从10元到30元不等,而这样的多肉植物几乎每家都在卖。“这是出锦的多肉,属于比较好的。”“这些都叫大和锦,特点就是颜色好看。”这是多位店家给出的解释。记者追问怎么培育的,多数店主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来。
那么,这些彩色多肉植物到底与正常多肉植物有啥区别?记者咨询了我市几位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多肉玩家得知,这些多肉被称为“药锦”,颜色并非正常生长而成。“市面上的‘药锦’大多来自福建,商家为了增大销量,用药水刺激多肉出锦,上药后造成多肉叶绿素消失,叶片变成粉色、白色。”宝鸡多肉植物种植户宋春雷说,多肉植物为适应生存环境,生长中会产生变异,此时叶绿素变少,叶片出现白色,这种现象称之为出锦,但极其少见,多肉出锦后身价也会上升不少,这与“药锦”并非一回事。“很多人不了解多肉,看到‘药锦’觉得好看就买回家,可不知道用了药的多肉很难养活。”拥有6年种植经验的多肉玩家谢凯提醒大家,植株中心出现大面积变色的多肉不能买,不仅价格高,而且很难成活。本报记者张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