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县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富民”脱贫路径,按照领导力量不变、包抓责任不变、帮扶机制不变、扶持措施不变、督导问责不变的要求,完善领导联镇、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责任机制,健全督导检查、严实考核、问效追责的推进机制,建立教育引导、典型带动、全民参与的宣传机制,构建中央网信办帮扶、东西部协作、省级合力团支持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确保贫困人口脱贫不返贫、逐步能致富。
该县持续推进“八个一批”工程,深入实施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就业创业扶贫、兜底保障扶贫、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村居环境综合整治,构建预防返贫机制,为所有纳入巩固提升范围的贫困户、脱贫户量身定做巩固提升防止返贫措施,确保稳定脱贫、持续增收。大力发展中药材、乡村旅游、林下经济等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做好以河道保洁、社区保洁、部门单位辅助性岗位为重点的公益专岗开发,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鼓励引导扶持搬迁对象加入园社发展产业、就业创业,打造1至2个产业发展有特色、脱贫措施落实好的“双示范”安置点。实施健康扶贫“八大行动”,防止因病返贫现象发生。落实好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补充医疗救助(健康扶贫基金)“五重保障”,全面防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发生。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该县统筹推进乡村道路、安全饮水、电力覆盖、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电商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完成新建安全饮水提升工程53处、新(改)建通组道路43条132.44公里、31个建制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续建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治理任务,把全县44个村建设成为设施配套、条件便利、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
同时,加大文明新风建设。该县坚持以“扶志扶智”为重点,持续开展先进事迹宣讲、扶贫政策宣传活动,开展“脱贫攻坚奔小康、党的恩情永不忘”大讨论、今夕变化大家谈等主题活动,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激活稳定脱贫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