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层小洋楼美观大气,客厅里沙发、茶几、电视机一应俱全,三间卧室里床铺收拾得平平展展;厨房烧的是清洁能源天然气,新装的抽油烟机簇新发亮,锅碗瓢盆摆放得整整齐齐;更吸引人眼球的是,大门口停放着前不久刚买回来的小轿车。这是1月23日记者在高新区磻溪镇潘家湾村贫困户潘春强家里看到的情景。
今年28岁的潘春强本来有个富足的家庭,母亲和妻子勤劳善良操持家务,女儿出生后,家里的日子过得甜甜蜜蜜。谁知,2012年,他的父亲潘银太突然得了脑溢血留下后遗症,行动不便,先后花去了10多万元,虽然享受了新合疗大病报销政策,但还是欠了4万多元的外债,被村上认定为贫困户。潘春强是个不愿服输的小伙子,为了摆脱贫穷,他凭借过硬的驾驶技术,在市区一家建筑工程公司开工程车。去年,又通过朋友介绍,为妻子在市区一家建材城找了一份工作。随着收入不断增加,在村两委会帮扶下,他依托党的好政策,盖起了二层楼房,最近,他又以月供的方式购买了一辆10多万元的小轿车。
潘春强对记者说:“如今党的政策实在太好啦!给我们贫困户送钱送物,鼓励树立脱贫志气。我买小轿车,不是为了摆阔气,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有甩掉‘穷帽子’的实力。以后,我开车拉着父亲看病也方便,我要让全家人过上和别人一样的幸福生活。上个月,我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让镇村党组织腾出精力去关心比我更困难的群众。”本报记者庞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