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村村有产业;贫困户,户户有产业增收项目。近日,记者从凤翔县获悉,该县实施产业扶贫“6+模式”,目前特色产业覆盖50个贫困村,覆盖率达100%。
路建新是横水镇东白村二组贫困户,前些年由于女儿生病,他一直没有外出打工,只能在家务农。近几年,东白村发展设施蔬菜等产业,建起绿丰蔬菜种植产业扶贫基地。在基地带动下,路建新搭上产业“快车”,建起三个蔬菜大棚种植西红柿。去年,路建新收入就达到了5万元左右,顺利摘掉了“穷帽子”。
路建新是凤翔县产业扶贫的受益人之一。据了解,凤翔县在产业发展中明晰定位,因地制宜确定了做强苹果产业、做大中药材产业、做优花椒产业、做精花卉产业的发展思路,并积极鼓励贫困群众转移就业、发展三产旅游业等。县上实施“专业合作社 +贫困户”“支部、党员大户 +贫困户”等产业扶贫“6+模式”。目前,全县388个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现代园区、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市场主体参与产业扶贫,链接覆盖贫困户5100多户,有效带动了全县产业脱贫快速推进。
此外,凤翔县在产业发展中注重政策扶持,全县产业脱贫扶持政策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农家乐、扶贫主体5大类31项,基本包括了农业产业的所有内容,产业脱贫扶持政策实现全覆盖。在系列措施和政策、资金带动下,目前彪角镇红凤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带动38户贫困户增收;范家寨镇大学生村官电商联盟,通过手工艺品培训班培训妇女110余人;南指挥镇建成种植示范园区34个,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220多个。(秦玮玮胡家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