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很多人觉得,发明创造是科学家才能做的事,可是我市千阳县红山中学却把创新的种子播撒到学生心中。红山中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活力,截至目前,学校师生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103项,此外,还有23项发明正在申报国家专利。
红山中学是一所县办重点高中,现有学生1700多名。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他们提出“智慧课堂、创新校园”的办学理念,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入手,成立了校园科技兴趣小组,配备了由15名教师组成的科技创新辅导员队伍,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专利申报,“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评奖活动等,为学生放飞科技梦想搭建平台。学校还开展包括校园科技节、“小小发明家”演讲赛在内的“八个一”科技活动,激发创新活力,发掘创造潜力,提升动手能力,展示科技实力。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保护和激发了孩子可贵的想象力,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全校师生中形成了“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学生在动手和实践中体验到了探索与发展的快乐。
在红山中学的科技创造展览室,放满了学生的发明专利作品。废水利用箱、黑板擦除尘器、墙角清洁器、智能亲子包、安全眼药瓶……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少年的奇思妙想,让人眼前一亮。红山中学教务处主任苗根茂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师生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103项,协助为张家塬镇村民王林科申报国家专利2项,为启文小学、城关中学等兄弟学校申报专利10多项。此外,征集学生创意1500多个,汇总成册60本。2017年,还有23项发明正在申报国家专利。“发明创造,为山里孩子插上了一对认识外面世界的翅膀!”苗根茂说。本报记者 郑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