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就可监测温室大棚的运行,及时调整温度、湿度、光照度等;轻点手机,即可操控大棚自动卷帘、自动喷灌等,让农作物始终处在最佳的生长环境之中。日前,记者在宝鸡智慧农业科研示范基地看到,我市农业生产变得越来越智能化。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支撑。由于科技研发资源分散、缺少高层次科技领军型人才等原因,使得我市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为此,我市积极借智借力,组织召开“两地三方”年会,签订了《宝鸡杨凌“两地三方”等地共建宝鸡市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框架协议》,启动建设宝鸡市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
科学技术要落地生根,就需要科技队伍的推广。去年,我市共举办果业、农技、农机等专业培训班5个(次),培训市县镇农技人员408人、青年农场主100人。依托省市县三级培训基地,积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350人,28人被认定为全省第四批新型高级职业农民。
为了树立典型引领发展,市农业局在全系统广泛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引领全市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2017年,宝鸡先后获得部级、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市称号,16个现代农业园区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千阳县被评为“中国苹果强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