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高新小学黄婉婷
音乐是人类最早创造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语言,能渗入心灵陶冶情操。传统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却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多媒体的运用,激发了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主要靠录音机让学生聆听音乐的课堂早已过时。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更显形象和直观,从而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对学生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例如:在欣赏管弦乐合奏《糖果仙子舞曲》时,屏幕中动人的画面与美妙的音乐交织在一起,那些美丽的仙子们,在管弦乐器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充满了童话的色彩,学生们在愉悦中增强了对芭蕾舞的热爱,同时,也激发了音乐欣赏兴趣。
多媒体的运用,提高了学生体验歌唱情感的能力。音乐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需要教师去提示,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在二年级的教唱歌曲《理发师》中,学生学会了唱这首歌,但唱得比较平淡。针对“小学生年龄小,鲜明的形象对他们的情感影响强”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这首歌的创作背景,通过视觉效果让学生去感受歌曲意境,随后让学生听录音(范唱),在情感体验中边唱边表演,理解歌曲内涵。
多媒体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乐理知识。纯粹的乐理课对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但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知识形成过程,为学生思维的条理化打下基础。如在教授“八分音符”时,就可通过“小兔分瓜”的画面,在屏幕上演示一个大西瓜平均分成八份的过程,并在每份上标上相应的节奏符号,让学生形象理解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含义,多媒体教学,学生仿佛在欣赏一则童话美术片,使之眼到、耳到、心到,听得认真,看得仔细,这样建立起来的音符时值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现代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把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协调互补,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