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晶)去年以来,王益区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抓紧抓实,举全区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构建了“三级书记”示范包带、科级领导全员包抓、机关党组结对包村和工作队帮扶到村、领导干部帮扶到户、第一书记帮扶到岗的“三包三到”精准帮扶联动机制,在完善责任落实、推进结对帮扶、强化督查问责等方面有力地助推了脱贫攻坚工作,打造了具有王益模式的脱贫攻坚样板。
夯实“三级书记”包抓机制。夯实“三级书记”抓脱贫政治责任,建立区级四大班子各有侧重,分别承担脱贫攻坚工作组织实施、监督协调等职能机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包抓好、中、差3个贫困村、联系6名贫困户。41个部门、3个涉农镇办党委书记、主任每周投入60%以上精力主抓脱贫攻坚,包抓一个脱贫示范村和一个“三变”改革试点村。26个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结对包抓产业脱贫示范户,形成“领导包村、部门帮扶、工作组指导、党员干部联户”的网格体系。
推行科级领导全员包扶机制。全区推行了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一对一全员包抓贫困户机制,31名区级领导包抓全区26个行政村、62户贫困户;357名科级干部与459户贫困户结对帮扶,重点落实好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小额贷款扶贫、易地搬迁扶贫、争取产业扶持资金和获得农村低保、社会救助等政策。目前,全区各级帮扶领导共引进致富项目41个,协调各类扶贫资金1800余万元,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好事800余件。
推行机关党组织与贫困村包扶机制。建立41个区直部门(单位)党支部和26个村党支部结对,特别将13个整体优势强的机关党组织与脱贫“销号”村结对,帮扶部门(单位)党支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帮助贫困村制定脱贫规划,发展增收产业,改善基础设施,解决民生问题,建强“两委”班子。2017年,累计下达贫困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类项目40个,涉及资金1518万元,先后实施了10个贫困村25条道路硬化项目、9个村庄亮化项目和6个安全饮水等惠民工程。
推行工作队、第一书记到村帮扶机制。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要求,下发《关于进一步整合工作力量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的通知》,明确36支帮扶工作队、攻坚工作队、驻村工作队队长及队员;派驻36名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实现了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驻村工作队员按要求吃住在村,开展政策宣讲268人次,帮助112户落实脱贫攻坚政策,解决生产生活难题380余个,协助村“两委”对接扶贫项目42个。
推行具有王益经验的脱贫攻坚工作样板。全区持续树立能力在脱贫攻坚一线培养、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的政治导向,去年对8名履职不力的干部进行了问责,对实现富民增收、群众满意的9名干部进行了提拔重用。各部门持续落实好“八个一批”脱贫举措,大力实施产业富民、设施提升、教育扶智、就业增收、安全住房、医疗惠农、政策保障“七大工程”,率先推行了脱贫攻坚“十个一”行动、党员干部周五大走访大调研行动、“1+3+8+N”脱贫攻坚机制等16项具有“王益经验”的工作模式,带动全区广大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受到贫困群众点赞和社会各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