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诗记生活情洒人间——写在《日日诗记》出版之际

2018-01-12 08:07  渭南日报

邢福和

干部吟诗作文出书者不少,一套书出两卷三卷者亦不鲜见,一年之中天天写,日日记,成就千二百首诗词者,还未曾听说。石军武先生和他的《日日诗记》硬是开了这样的先河。

诗是言志的。一个长期在党政部门工作的干部,且长期身处领导岗位,自有他的抱负夙愿,有他的踌躇志满,有他的意气风发,有他的得意与自豪。反映在他的诗词中,自然多是对民族与社稷的颂扬,爱党爱民之情洋溢,感恩之心毕现,欣慰之意跃然,格调自然是昂扬向上的。失意,委屈,痛苦和隐忍也是如影随形的,是每一个置身“官场”的人无法摆脱的。胸有块垒,喉有梗刺,不吐实难平复内心,然他吐出的诗句词语,早在心中经过了蒸煮,经过了发酵,就像是经年的普洱,闻不出一丝酸味,尝不到一点苦涩,感受到的是醇厚,是释然,是山呼海啸过后的云淡风清,是暴风骤雨过后的溪流叮咚,是草绿鸟鸣,是满满的正能量。

诗是传情的。《日日诗记》的内容是广泛的、情感是真挚的,一首首读来,一幅幅生活画卷徐徐打开。可观人生百态,可明正邪是非,更可感受作者内心时而芳草茵茵,溪流弯弯,时而电闪雷鸣,刀枪剑戟的情感起伏。其诗也,其词也,有对真善美的手舞足蹈,有对丑恶假的深恶痛绝;有对浮躁喧嚣,贪功近利,灯红酒绿的无情抨击,有对小径曲曲,炊烟袅袅,狗吠鸡鸣的恬静生活的向往;对迎来送往,前恭后倨,阿谀奉承的厌恶与忧虑;对迎风斗浪,安澜息波,无怨无悔的水务人的褒扬与心疼;对今夕巨变高歌;对勃然新象点赞;对风土人情感怀,对往日生活咏叹;对渭河北岸那个农家小院的眷恋;对生养了自己,恩深似海的父母难以回报的痛惜;对家人的拳拳之心尤其是对儿孙的殷殷期盼。

诗是启智的。日日记事,天天踩韵,看着老天创意,翻着日历写作,必然遇到古今中外数不胜数的节日、节气。在读者看来,这些节日、节气有的熟悉,有的陌生,有的铭刻于心,有的则清云一片,然而这些节日、节气,涵盖国家与群族,家庭与教育,战争与和平,宗教与文化,生产与生活,健康与安全,老少与妇孺、寒暑与温凉等等,有毋容置疑的存在意义。作者以他自己的视角,独特的见解,对节日、节气做了形象化的诠释,无疑是对天地万物、人类行迹蕴含的规律进行了升华衍义、普及宣传,从而体现了文学的认识价值、教化作用。对启迪人们热爱自然、传承文化起到了鼓动,推动和警示作用。

诗是写实的。水文化,是中华文化长河中一朵奇丽的浪花,源远流长,精彩纷呈。近年来,治水兴邦亘古未有,尤其是大江、大河工程治理,波澜壮阔,成果斐然,意义重大,也给作者提供了记录、用韵的广阔平台。其诗其词,作为文化产品,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作为一个水务人,创作的要义及大量篇章,反应的是如火如荼的治理过程,是宏伟壮观,如诗如画的成果展示,是默默坚守日夜,平凡琐碎的日常工作,是水务人广博柔软而又坚定强大的内心世界;是义若磐石的薪火相传,是基于历史,着眼现实的水利文脉,对正在进行的水文化建设,涂下了一抹亮色,添上了一份动力。也给渭南诗坛带来了一股清风。

正如石先生所说,他不是在作诗填词,是在说事,是在明理,是倾诉,是抒情。借诗韵放歌之话筒,凭词采达意之平台,是要一吐内心深处的积存,是要感慨欣逢盛世之际遇,秉笔击浪,不介用诗词的条条框框来约束自己。启卷读来,就会明显感受到,些许篇章情到深处少泥律,意到高境淡形式的特点。放开手脚,率性而为,无咬文嚼字之苦涩,无刻章讳词之雕痕,有行云流水,有雪飘雨润,顺畅自然,舒心惬意。

出一部书,是畅快的。但从创作到出版,过程是痛苦的,就像孕妇生产一样。孕育,反应,阵痛,分娩,有时是苦不堪言的,然而,婴儿的一声啼哭,无疑会荡去所有的不快,从心里升起万般柔美,增添无穷乐趣,再孕再生,那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愿石先生在经历了痛苦与欢乐之后,继续再继续,生产出更多的好诗好词,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我们期待着。

全站热点
宝鸡市财政收支去岁再创新高 财政总收入完成209.5亿元,比上年增长18%

2018-01-11 18:35阅读

高陵:养鱼不换水 种菜不施肥

2018-01-11 09:22阅读

未央区中小企业促进局召开全体党员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区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

2018-01-10 13:03阅读

“接站”变“接力”,三医生急施援手救老人

2018-01-09 11:51阅读

蓝田县安监局开展雪天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

2018-01-08 10:37阅读

安康:巧打“绿色生态”牌 奏出生态扶贫曲

2018-01-06 08:27阅读

第二届“三秦悦读”主题征文活动评奖结果揭晓

2018-01-04 20:0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