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贫困户开起小店奔向致富路

2018-01-11 08:35  渭南日报

本报记者惠晓翠常林洁通讯员王秋萌

1月4日,一场大雪过后,大地披上了一件银色的外衣,洁白无瑕,整座城似粉雕玉砌般,分外妖娆。

8时30分,记者来到位于临渭区胜利大街中段——西闸口便民蔬菜市场对面的曹师碗碗香时,映入眼帘的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早餐店,一位年轻小伙忙里忙外地招呼着顾客,身旁的蒸屉冒着阵阵热气……这个30岁的小伙子便是临渭区丰原镇吴田村村民曹非非。嘴角时常挂着微笑的他,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便是这份乐观。

从临渭区审计局包联干部口中,记者得知,曹非非一家四口人,父亲曹建社今年60多岁,患有脑梗,母亲是位聋哑人,妹妹已嫁人。30岁的曹非非肩上扛着家里的重担。在社会上打拼十多年的他,在外地帮过厨、卖过烤肉,但由于文化程度不高,这么多年一直没闯出什么名堂。眼看着父母年事已高,需要他的陪伴和照顾,孝顺的曹非非便回到家附近打工。这一回,经济收入大幅减少,可愁坏了一家人。

2017年9月,临渭区审计局派驻吴田村的“第一书记”赵瑞发现曹非非之前帮过厨,做得一手好菜。赵瑞觉得曹非非可以用这门手艺在城里开个早餐店,既投资少,还能照顾老人。经赵瑞一提醒,曹非非恍然大悟:“在自家门口开个小店总好过给别人打工,趁着年轻多尝试一下也是好事。”

有了想法,就立马行动。之后的两个月里,赵瑞和曹非非跑了城区很多早餐店,从菜品、就餐环境、位置等方面进行“调研”,最终选定了开店地址——胜利大街中段,附近有学校而且距离菜市场近,人流量大,至于主营还是他最拿手的碗碗肉。可算下来前期投资需要一万元,资金从哪来?曹非非之前打工的存款基本都给父母看病用了,如今“兜比脸干净”。临渭区审计局包联干部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多方协调下,为其申请了自主创业帮扶资金。接下来的日子里,置办厨具、粉刷墙面、购买桌椅、冰箱等,各项准备工作在繁忙中有序推进。“为了节约成本,粉刷墙面都是我自己干,虽然辛苦,但浑身都是劲。”曹非非开心地告诉记者,“多亏了审计局的帮助,让我守着这个小店,日子也有了奔头。”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11月16日,曹非非的小店——曹师碗碗香开张了。为了做出口碑,他用的都是上好的五花肉,20余种调料的挑选也是亲自把关。每晚8时许,很多人下班回家守着电视尽享天伦时,他忙完一天的工作,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准备第二天要用的碗碗肉,切片、腌制、装碗、上锅,“一碗好吃的粉蒸肉,从切片到出锅大概需要4个小时,一点懒都不能偷,”他一边装碗,一边向记者讲述做粉蒸肉的诀窍。而准备完这些,往往已至凌晨。回到租住的屋子里休息不到5个小时,他又得赶往店里开始新一天的生意。“每天只休息这么短的时间,觉得辛苦吗?”面对记者的提问,他笑了笑说道:“我现在就想把自己这点小生意干好,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这点苦真不算啥。”

“老板,来碗粉蒸肉,两个馍。”“好嘞,您稍等。”他热情地接待着顾客,“师傅,您品尝完有意见请务必告诉我,督促我改进”。“别看小店才开了一个多月,但每天都有回头客,上个月除去房费还有原材料,毛利润5000元。”他跟记者算了一笔账,眼神中透着一股自豪。

“按目前的情况来看,两个多月就能回本,后期如果生意好,我还准备在夏天的时候带上烤肉,继续扩大经营,让更多人知道我的小店,这才是我的梦想。”说起自己未来的打算,曹非非满脸自信。

1月5日,曹非非站在了全市2017年脱贫攻坚“创业之星”的领奖台上,“领奖前,我激动地整晚没合眼,谢谢党和政府给予我们的荣誉,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大家。”

全站热点
未央区卫计局党委召开2017年度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会 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责任

2018-01-10 18:45阅读

2018迎新春温暖行暨开展“一元爱心”助力脱贫攻坚活动倡议书

2018-01-10 12:12阅读

鄠邑渭河示范区管委会传达贯彻学习区委一届二次会议精神

2018-01-09 15:17阅读

丹凤开展脱贫攻坚四项行动

2018-01-08 12:55阅读

长安东大街道迅速传达区委三届五次全会、区政府十八届二次全会精神

2018-01-06 16:31阅读

引才聚才用才 奏响创新事业强音——宝鸡高新区2017年人才工作综述

2018-01-05 09:37阅读

今年安康市外资项目成绩喜人

2018-01-03 20:0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