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汉中市选择产业脱贫群众超六成

2018-01-09 11:47  汉中日报
(通讯员 周文玖)我市贫困户中有8.54万户、26.68万人选择产业脱贫,分别占全市贫困人口的60%和67%。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治本之策,因地制宜抓产业、壮大主体强带动、精准发力促脱贫,全市产业扶贫取得阶段性成效。

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扶贫产业。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我市深入推进农业倍增工程,加快建设全省十大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扶贫特色产业。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茶叶79.6万亩、烤烟2.7万亩、魔芋12.5万亩、中药材44万亩、木本油料2.3万亩,养殖牛羊59.9万头、生猪210.5万头、家禽729.9万只。贫困户户均发展2个以上长短结合的产业,实现了扶贫产业对贫困户全覆盖。

强化主体带动,实现群众稳定增收。我市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以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以农村电商为重点的农产品流通业、以休闲农业为重点的农村服务业,延长扶贫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共建“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增强了贫困群众造血功能。据统计,全市6107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7.3万户贫困户在产业链上受益,覆盖面达到80%左右。

勇于改革创新,示范推广典型模式。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佛坪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全市2017年计划退出的105个贫困村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全面完成。大力推广以汉台区红星村、城固县陈家湾村为代表的“1(村集体经济合作社)+N(互助资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种养大户)”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勉县吴家湾村“土地股份合作”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和引领脱贫产业发展能力。创新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模式,推行“统建分管、入股分红、借蜂还蜂”等产业发展模式,密切贫困户和经营主体的关系,构建了贫困户和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建共享机制。

实施重点突破,筑牢加快发展保障。我市出台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支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两个《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着力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降低农户生产风险,打通汉中绿色有机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通道,有效破解“增产不增收”难题。组建市级脱贫攻坚投融资平台,建立了30亿元规模的产业扶贫基金,首批签约农业产业扶贫项目10个,总投资6.34亿元,投放基金7800余万元,辐射带动14个镇、28个村、2000余户贫困户。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全市整合涉农资金用于脱贫产业发展的比例达60%。建立产业脱贫督查考核和逐县点评机制,全力推进产业扶贫迈上新台阶。

全站热点
高陵 雪后晨街分外美 最美还忆劳动人

2018-01-09 09:07阅读

新城区召开专题会议 对全区“除雪除冰保畅通”工作再安排再部署

2018-01-08 16:05阅读

自来水管冻裂 雪地紧急抢修

2018-01-07 17:40阅读

西安市灞桥区2018年元旦春节夜景氛围营造街景巡展

2018-01-05 16:36阅读

灞桥席王街办社事科举办美篇编辑及PPT制作培训会,不断提高科室信息工作水平

2018-01-04 15:41阅读

周至:富仁镇举办脱贫攻坚"一口清"干部擂台赛

2018-01-03 12:06阅读

西安市安委办第二督查组到碑林区督查2017年度安全生产工作

2018-01-02 09:5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