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世居记者王晓宁)“闺女来了,赶紧到屋里暖和暖和。”大荔县韦林镇西寨村,贫困户这样亲切地称呼扶贫干部董绒叶。
董绒叶是大荔县林业局一名普通干部,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她在韦林镇西寨村包联了4户贫困家庭。她刚开进村入户了解情况时,贫困户不愿配合,只问:“你帮扶我家,能给我家啥?”她反复上门,苦口婆心地把党的“八个一批”脱贫政策给每户群众讲清,并告诉他们:“结对帮扶就是要通过国家的扶贫政策尽快让你们摆脱贫困,早些过上好日子。”慢慢的,群众对她有了认识,配合工作,拿出户口本、惠农卡、土地确权证等原件交到她的手中,顺利完成了基本信息采集等工作。她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尽最大努力帮助包联的4户贫困户“亲戚”。用她的话来说,扶贫工作要用心去做,你把这些贫困户当成亲人,没有干不好的事。
1月2日,西寨村74岁李福全老人拿出崭新的收音机摆弄着,激动地竖起大拇指说:“绒叶比我亲女子还要亲”。知道老人爱听戏,董绒叶专门从城里买了能插卡的收音机送给他,还给卡上下载了好些戏曲,手把手教会老人用法。李福全老人丧偶早,儿子外出打工,缺乏关爱,董绒叶经常去家中与老人拉拉家常叙叙旧。她帮老人跑腿领取低保金,并联系有关部门,通过危房修缮,让老人住上了不再漏雨的干净房子。天气刚冷时,她看到老人还穿着单鞋,拉着老人就到街上给他买了双棉鞋,还给老人送了棉被、大米等生活用品。前几天,还给老人家院子里栽上了3棵樱花和两棵高杆石楠,让老人享受到扶贫政策的温暖。
董绒叶包联的第二家贫困户李有民,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只能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家庭主要收入靠媳妇外出打零工。记者刚一进门,正巧碰见他从村上刷树回来,“每月国家都给钱,咱不能不讲良心,有啥公益事业,我都会争着干!”考虑到他不能干重活,董绒叶向村上说明情况,帮他找到公益特岗,每月可增加家庭收入400元。每次见到贫困户李有民在城里上学的女儿,董绒叶都问寒问暖,鼓励小孩好好学习,别有后顾之忧,有困难一定帮助解决。
贫困户李斌杰小两口子才30多岁,因母亲患癌症而致贫。董绒叶鼓励他们在农闲时参加创业就业培训,推荐他们学习了电子商务,慢慢走上脱贫之路。扶贫工作如同走亲戚,和贫困户建立了情谊,董绒叶只要下乡,总会给李斌杰的孩子带些少儿读物,得知孩子生病,她立即掏钱买了慰问品前去看望,还为小孩送了棉被和棉衣。
郭贵英是董绒叶包联的第四家贫困户。丈夫去年因病去世,儿子在上海、苏州一带做电器安装工,只有郭贵英一个人在家。董绒叶从收拾家中卫生开始,帮郭贵英栽树务花,让她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还从种植业、家庭副业、生活中给予帮扶,鼓励郭贵英出外打工挣钱,迈步走上脱贫路,让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在脱贫攻坚结对帮扶中,董绒叶作为平凡的一员却干出不平凡的事,她成为当地群众口中的“巾帼扶贫模范”。董绒叶包联扶贫的精神让人受到鼓舞,她最大的收获就是“扶贫要用心,脱贫要扶志,施策要因户”,把关心关爱送到贫困户的心坎上,把群众能享受到的扶贫政策切实落实到户,用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立党和贫困群众之间的桥梁,才是脱贫攻坚的根本。看着包联的4户贫困户2017年全部实现了脱贫,董绒叶由衷地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