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姜兴民 通讯员 田晓鹏)自实施脱贫攻坚以来,宜君县哭泉镇大力实施“产业融合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群众内生动力”四大提升工程,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追赶超越创佳绩。
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工程。采取“三变”模式,由镇文旅公司牵头,将财政扶持资金“宜农股”量化为村集体和贫困户的入股资金,带动了全镇11个村117户贫困户,集体分红58500元、贫困户分红11700元,实现了旅游产业的实质性带动。投入37万元采取“贫困户按需点菜、合作社按要求上菜、政府审菜、财政买单”的“菜单式”扶贫办法,带动贫困户84户,养羊124只、养鸡700只、养猪28头、种植地膜土豆11亩、种植药材31亩。采取公司或大户带动方式,有6家专业合作社通过各种形式带动499户贫困户发展产业,人均增收820元,分红资金达44.19万元。
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工程。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强化主体责任,确保中省市县的新要求新精神,精准传递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对下达的各项任务明确时间表、签订责任状,把任务分解到单位、建立“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的落实机制,扎实推进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采取集镇安置、中心村安置等方式对贫困户进行安置,解决最基本的住房问题,同时采取政府补助与农户自筹相结合、政府组织统建与农户自建相结合、就地改造与就近购买置换相结合等形式推进危房改造。两年来共移民搬迁91户202人,其中交钥匙工程40户68人,集中安置38户110人,分散安置6户15人,集中供养7户9人。以美丽乡村为重点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健全机制整治农村卫生环境,投入两千万元为全镇16个村修路、改水、亮化、绿化,每个村组都实现了道路硬化,都有一个活动广场和一套健身设施,村村都有太阳能路灯,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改变,贫困村在此基础上,补齐文化、广电、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
群众内生动力提升工程。在所有贫困村都设立“宜馨超市”,采取群众为村上做事,村上为群众积分换商品的形式,调动群众热心村上的事、关心村上发展的积极性,特别是调动贫困户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用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对扶贫开发过程中涌现的脱贫致富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提高典型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