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把脉会诊开良方 凝心聚力拔穷根 ——宜君县政协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侧记

2018-01-04 08:18  铜川日报

走进宜君县五里镇张河村,只见一排排太阳能路灯整体划一,一条条水泥巷道干干净净,一道道古朴典雅的花墙把张河村装扮得更加美丽……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们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通了水泥路,安了自来水,建了公厕,有了村文化广场和崭新的卫生室,群众看病买药不跑冤枉路,不花冤枉钱”,张河村村委会主任杨长江高兴地说道。“以前我们村没有像样的产业,村子基础差,村民收入微薄,只能靠天吃饭。宜君县政协机关干部来到村里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后,整个村子才变了样,更让我们欣喜的是,贫困户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要我富’变成‘我要富’,贫困户脱贫的信心和底气更足了。”

近年来,宜君县政协把助推脱贫攻坚作为履职首要任务,深入走访调研、寻找贫困症结、理清发展思路、制定脱贫计划,实现了“产业大发展、村容大改观、脱贫见成效”,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不漏一户把穷脉

张河村是宜君县政协机关帮扶村,有67户21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41人,其中一般贫困户6户20人,低保贫困户5户18人,五保户3户3人,已脱贫8户27人,未脱贫6户14人。群众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土地贫瘠,广种薄收;地处偏僻,与外界交流沟通较少;主导产业单一,群众收入少;观念落后,传统生产生活习惯根深蒂固。“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我们每名干部要把识别做得准又精,挨家挨户地调查了解情况,找准真正的扶贫脱贫对象。”宜君县政协秘书长杨林在机关干部会上强调。宜君县政协坚持把精准识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基础,广大干部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开展一对一大走访活动,深入各自帮扶村、帮扶户,寻找真实致贫原因,精准识别贫困户。

因户施策开良方

病因找准了,关键是开方治病。宜君县政协采取“长期发展”与“短期增收”相结合、“科技培训”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扶技”与“扶志”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每户落实了产业、健康、教育、就业等精准化、个性化帮扶措施。帮扶干部多次进村入户,与贫困户面对面谈心交朋友,鼓励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大力宣传各项惠民政策,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产业发展计划,明确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逐步实现脱贫摘帽。邀请核桃专家深入张河村,现场为贫困户示范操作,详细讲解核桃树的除草施肥、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核桃嫁接等管护技术。贫困户陈昌乾乐呵呵地说:“听专家这一讲,才知道自己在管理核桃方面还有很多问题,要想提高产量,还得听专家的。今天,我掌握了核桃种植要领,坚信,我脱贫指日可待。”

合力攻坚拔穷根

精准扶贫就是让贫困村、贫困户甩掉贫困帽子,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近年来,宜君县政协多方协调扶贫项目和资金,解决了贫困村、贫困户一大批急事难事,为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办了一件又一件实事。积极争取项目,投资300余万元为包抓村进行巷道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发生显著变化。为张河村硬化巷道65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47个、修建花墙400余米、修建村卫生室、花园和公厕各1个,落实了光伏项目、菜单式扶贫等。针对张河村产业发展单一的现状,为每个贫困户提供了1600元产业扶持资金用于发展养鸡羊猪或者种植连翘、黄芩等产业。为五保贫困户盖房并购置了餐柜、锅、床等生活必需品,协调易地搬迁4户,完成危房改造1户。为有就业意向的贫困户协调落实了村保洁员工作岗位。杨彦虎的帮扶干部为其争取到爱心捐款2000元;杨万军、冯巧莹的帮扶干部亲自带他们到王家河医院进行残疾鉴定,帮助办理了二级残疾证……

“决战脱贫攻坚,我们责无旁贷。”宜君县政协主席王东平说,“我们要继续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面广的优势,汇聚各界力量,各尽其能,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真心实意与群众结亲交友,实实在在为群众做好事、谋良策,为脱贫攻坚献计出力。”(本报记者 朱敏 通讯员 周培生 贺进锋)

全站热点
今年安康市外资项目成绩喜人

2018-01-03 20:05阅读

汉台东关街道办社区“大党委+”推进城市党建

2018-01-03 11:29阅读

长安区食品药监局以昂扬向上的工作精神 踏上食药监管新征程

2018-01-02 12:48阅读

10—12月“渭南标杆”人物榜公布

2017-12-30 08:07阅读

灞桥区教育局五项措施做好元旦期间校园安全工作

2017-12-28 19:29阅读

碑林区东关南街召开行政效能工作专题推进会

2017-12-27 18:52阅读

无偿献血志愿者薛存虎家庭荣获省级文明家庭称号

2017-12-26 14:0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