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铁水打礼花:繁华落尽是孤独

2017-12-15 08:22  渭南日报

本报记者程瑾

第一次听到铁水打礼花,就不由自主联想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这样绚烂美妙又奇特热闹的场景,但同时也满脑子疑问,礼花到底是怎么在铁水间绽放的?这次采访,既可以去看一场古老的民间表演,又能解开一个谜团,因此,对这个刚刚成功申报市级非遗项目的民间焰火,满怀憧憬与期待。

清冷的冬日,走进临渭区交斜镇西池村铁水打礼花市级传承人薛彦军老人家,院子里堆满了废旧的铁盆、铁器,66岁的他笑着说:“以前炼铁的时候,有时候村里人来说想看打礼花,现场就能打。现在好长时间不炼铁了,也就不打了。不过,从前年开始,我们每年正月十五都在村里的文化广场上表演,四邻八乡的人都来看呢。”

说话间,薛彦军把我们领进了家里,打开手机视频播放了一段铁水打礼花的表演现场:当夜幕把整个西池村笼罩的时候,村里的文化广场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此时,匠人们将砸碎的生铁装入锅中,拉起风箱,将铁熔化成沸腾的铁汁后,打花者从锅中用勺舀出铁水,倒在木板上,随即快速离开炉子,跑出几十步,先将铁水向上抛起二三十厘米,在铁水还没有落地的瞬间,用木板对准铁水猛击,酷似棒球运动员击球时的动作,顿时,铁花像金蛇飞舞,从高处倒悬坠落如火树银花,大的小的,密的疏的,圆形的扇形的,时而像火山喷发,时而像又似飞流直下的瀑布,此起彼伏地在夜空中绽放,流光溢彩,照耀夜空,散落地上时就像泼金撒银,场面极为壮观。

“其实你一看这视频就明了得很了,不过我还得说明一下,铁水打花的原材料除了生铁还有锯末,铁水的温度也得把握好,要不打不出花。一般温度得达到1600℃—1700℃,木板上得放上一把潮湿的锯末,压实,再舀两勺铁水倒在砵砵里,往树上一打,才能看到铁水迸出金花。为了效果更好,我们有时候还在火炉里加些铜、铝,铁水的‘花’是红色的,铜水的‘花’是绿色的,铝水的‘花’是白色,这样效果就更好了。”薛彦军解释道。

说到铁水打花的历史渊源,薛彦军表示,西池村的铁水打花并不是西池土生土长的,他的打花手艺是跟师傅郭福兴学习的,而师傅的师傅是河南的铁水打花艺人。从师傅那里,薛彦军听过一个关于铁水打花的传说故事。

相传在北宋年间,河南一个县城有一年大旱,为了缓解旱情,大家自愿捐钱修建一处庙宇,要铸一口大钟放在庙里。各家各户就把自己家中的铁器拿到场子上,由铁匠们把铁器熔化成铁汁。这时飞来一群乌鸦,它们盘踞在树上呱呱乱叫,怎么也轰不走,此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老人,他从地上捡起两根柳木,蘸了些熔化的铁汁,把柳木向上一击,铁汁溅起了十几米高的金色火花,如同焰火一般照耀了天空,乌鸦受惊纷纷飞跑。当大家都为这突如其来的奇景惊叹不已时,老人已经不见了。自此以后,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打铁花”流传了下来。

尽管传说无据可考,但我们仍能感受到百姓对这高高泛起的礼花寄予了祈福禳灾的朴素愿望,绚烂的礼花绽放之时,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生活的寄望也在心中绽放。据薛彦军回忆,西池村铁水打花表演最兴盛的时期是在新中国成立前一段时间,那时镇上的小炉匠,汇集到一起,几十个熔炉一字形排开百米长,几十个打花者来往穿梭,铁汁溅起了十几米高的金色火花此起彼伏在夜空中绽放,如同飞泻的星雨瀑布一般照耀了天空,成为交斜镇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焰火活动。

然而,美丽时常裹挟着怅然,后来随着烟花焰火的异军突起和铝合金、塑钢、不锈钢等材料日新月异,铁匠和铜匠的前景渐趋衰落,又由于组织不易,后继无人,铁水打花濒临危境。与其他非遗项目不同的是,这项技艺对艺人的要求,除了要受得住苦之外,还需要有相对较高的专业技能。正如薛彦军所言:“打铁花必须有独特的冶炼技术,高超的打花技艺,很多技巧与绝技大多只能靠心传神授,在操作和实践中去体验,领悟,同时需要一定的胆量,因为铁水温度太高,如果不小心溅到表演者或者群众身上,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一直以来,这种技艺只是师徒或父子相传。”目前在交斜镇能表演铁水打礼花技艺只有薛彦军和他的两个徒弟,两个徒弟均已过不惑之年。

也许,铁水打礼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传统民间习俗的命运并不乐观,但西池人并没有放弃对这项民间焰火的挽救,2015年以来,西池村每年投入3000元,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表演三天,另外,村里还准备筹集资金成立一支专门的铁花表演队,寻求更多的表演机会,同时他们还计划将传统的火炉改为乙炔气炉,把现代科技融入传统技艺当中,使之更具环保性、安全性、观赏性。

“说实话,对我们西池人来说,铁水打礼花代表的是一种童年记忆,至少对我们这一代而言,小时候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能在正月十五看到一场打花表演,火花溢满天空的那个时刻就好像金色的流星雨从天而降,不论许下什么愿望都能实现了。我希望让我们村的年轻娃娃们能够切身感受到这种传统民间焰火的震撼力。当然,也希望更多的人通过这项技艺认识我们交斜镇,认识西池村,让这项技艺成为这里的一个文化符号,但愿这种古老而传统的民俗活动能够给更多的人带来别样的喜庆和欢乐。”西池村村支部书记王建民如是说。

尽管铁水打礼花这个非遗项目的保护才刚刚起步,尽管两三个传承人的队伍稍显单薄与苍白,但繁华落尽的孤独背后却是对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默默坚守,从薛彦军提起铁水打礼花时,眼睛里绽放出的光彩便知,在孤独中他们仍然保有着对民间艺术满满的爱意,这就是最为难得的传承。礼花虽易冷,但艺人们的心却从未冷却。

全站热点
周至县委书记杨向喜到九峰、集贤、马召检查脱贫攻坚迎检工作准备情况

2017-12-14 18:53阅读

周至县农业局党委书记何恒春主持召开全系统领导干部会议

2017-12-14 12:02阅读

高山种出“金药材” 收入超200万

2017-12-13 14:39阅读

汉中市实施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五大行动”

2017-12-12 12:31阅读

临潼:2016年度第十三批次、十六批次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评审工作会圆满召开

2017-12-11 10:56阅读

男孩王晓华先天畸形不能行走,陈仓区新街镇柳巷小学志愿者服务队每周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送教上门——送教寒

2017-12-08 17:47阅读

刘荣贤在洛南调研脱贫攻坚及村级“两委”换届前期准备工作

2017-12-07 12:5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