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五名“95后”大学生研发智能养花设备——在外轻点鼠标就能浇水补光

2017-12-14 09:09  宝鸡日报

出差或举家旅游,很多人放心不下家中养的花花草草。现在,宝鸡文理学院5名“95后”大学生研发的智能养花设备,就能让人省去这种担心。无论你身在何处,只需点下鼠标,不仅能全方位查看室内植物生长的实景,还可以远程浇花、补充光热。

自动检测温湿度

精确调节植物生长环境

12月11日,在宝鸡文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科创中心,这几名“95后”大学生给记者演示了这一神奇的发明。

在一个微型试验田上方装有1个摄像头,试验田内埋有土壤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监控设备,同时利用无线通信网络,把各种数据传到养花人的电脑上。

参与研发这套系统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赵博伟现场演示了该系统(见右图),只见他先打开电脑里一个软件,显示花盆缺水、光照不够,于是他发出指令,随之试验田中,水泵从水桶里抽水开始给花浇灌。而在光照较弱的情况下,通过远程控制 LED补光灯进行智能补光。“温湿度传感器一旦检测到植物生长环境的温湿度异常,便自动向外部连接的智能监控系统反馈数据,系统随即控制加湿装置开启或者关闭,保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研发者之一高晨说。

实现智能化打理植物该发明进入创业大赛复赛“今年暑假回家,我发现因为父母太忙,对家里种的花疏于打理,致其叶子发黄。我就想,如果有一种可以自动浇花的设备就好了!”赵博伟告诉记者,他和4名同学通过与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沟通并查阅有关资料,决定做一个植物精细化培养装置,想法容易,但做起来难多了。

首先是绘制电路图,由于专业课程里不涉及这部分知识,他们只能求助老师,一遍遍在电脑上练习,用时一个半月才达到预期效果。其次是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问题较难解决。编程是作品制作过程中最难的一个部分,写了很多次,在电脑上演示经常出现错误,只能不停调试。最后形成这套植物精细化培养监控系统,总用时4个多月。

今年10月,赵博伟和同学得知我市要举办第七届创业大赛暨“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他们当即报名,目前已顺利进入复赛。“这套系统设计简单,采用组合发明法,技术含量较高,便于精细化管理作业,造价也较低。我们希望可以应用到更多市民家里,不光解决人们不在家时的浇花问题,也能让孩子了解植物生长过程。”赵博伟说。

本报记者米静

全站热点
四川男子流浪十载 鄠邑民警帮他回家

2017-12-13 21:16阅读

“党建领航”强根基筑牢发展硬支撑

2017-12-13 11:32阅读

店坊河三大产业激活贫困户“造血”功能

2017-12-12 13:58阅读

本周铜川市鸡蛋价格上涨明显

2017-12-11 12:28阅读

长安精准帮扶忙 王曲街道脱贫攻坚冬季会战如火如荼

2017-12-08 20:30阅读

保健酒能治百病?喝了病情反而加重

2017-12-07 17:07阅读

长安区强力推进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工作

2017-12-06 12:4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