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岐山县京当镇46户贫困户的32吨苹果,在江苏省无锡市梅村不到2个小时就销售一空,而且价格比本地每公斤高出1.4元,一亩苹果为贫困户增收近5000元。这是岐山县京当镇与无锡市梅村结对扶贫后给贫困户带来的实惠。
西周时期,泰伯奔吴的故事就发生在岐山县京当镇和江苏省无锡市梅村,流传至今的佳话使两地结成了友好单位。京当镇是优质苹果的种植区,有精品果园2250亩,年产优质苹果6700吨。京当镇干部集思广益,经过反复研究和考察,把向江苏销售贫困户的苹果作为脱贫的又一个突破口。镇党委书记史晓辉带队专程赴梅村,向梅村街道办事处发出了开展梅村——京当结对帮扶实现农产品互通的倡议书。梅村街道办事处、合作社与京当镇一拍即合,当场签订了收购协议。在梅村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举办了“小苹果大扶贫”京当镇绿色农产品推荐会。会上,梅村当地爱心企业认购500箱。推荐会成功举办的消息传回京当镇后,镇上通过算对比账、分析前景等,坚定了贫困户将苹果销往无锡的信心。周诚苹果专业合作社提前订购贫困户的苹果,并负责包装、运送。
前不久,满载着京当镇46户贫困户希望和牵挂的车辆启程。10个小时后,从梅村街道办事处传来喜讯,32吨苹果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1.4元的价格全部售罄。
史晓辉告诉记者,镇上因势利导,策划开展了今冬明春产业调整大会战,动员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大户承包和农户自育相结合,近期已流转土地600多亩,打造关环线千亩精品果园观光带,以产业发展帮扶贫困户脱贫。
本报记者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