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大家的帮忙,修车铺的生意才越来越好,我一定要把它经营好,争取早日脱贫!”近日,眉县齐镇斜谷村贫困户贺春平坚定地说出这番话时,记者从他眼里已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贺春平因何致贫呢?记者日前在眉县首善街道办事处一条小街道上,几经周折找到了这间“春平修车铺”。贺春平40岁,9岁的女儿在上学;他的妻子身体虚弱,无法打工挣钱;老父亲身体残疾,不能下地干重活;他的弟弟得了癫痫病,经常要住院。2014年,贺春平的母亲因病去世,一个个不幸让贺家负债累累,被县上确定为贫困户。得知贺春平在外地学过汽修,村上帮扶干部就帮他贷了2万元,在首善街道办事处办起了“春平修车铺”。刚开始,店里没生意,村干部就担当义务宣传员,动员附近各村的人,谁家的汽车有问题,就去找贺春平修;镇村干部的车出毛病了,特意开到他店里来,修完再保养,好让贺春平多挣些钱;就连县上一些干部听说他家家境后,也动员自己的亲戚朋友来这修车!贺春平说,通过大家的热心帮忙,修车铺的生意越来越好,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2016年修车毛收入就超过6万元。虽然今年盖新房还欠别人几万元钱,但他决心要把修车铺经营好。现在一家人脱贫的信心更足了。
斜谷村党支部书记尹满成告诉记者,今年光帮扶干部就给贺春平介绍了30多笔修车生意,毛收入也不会低于去年,贺春平家脱贫指日可待。本报记者卢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