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滕兑现)市中院坚持把“五新”战略任务贯穿审判工作始终,全力以赴为全市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求突破提供有力法治支撑,为全市转型发展、追赶超越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近年来,市中院围绕市委“精煤、强铝、扩电、优水泥”转型思路,依法审结涉煤炭、铝业、电力、水泥等领域民商事案件23件;围绕市委脱贫攻坚战略部署,依法化解扶贫贷款、土地流转、农产品购销、产业扶贫项目建设中的矛盾纠纷39件;围绕市委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快审快结旅游领域合同、侵权类纠纷11件;围绕市委“放管服”改革,依法审结行政案件54件;围绕市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法审结企业破产、股权转让等案件6件。规范民间融资,审结民间借贷案件297件,有效防范了“影子银行”风险。
市中院深化司法革,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司法责任制改革要求,坚持向改革要公正、要公信。指导耀州法院顺利完成首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并在全省作了经验介绍。于2016年8月全面启动了全市法院首批员额法官遴选工作,共遴选员额法官63名。目前,首批63名员额法官工资待遇已兑现到位,绩效考核奖金已发放到位,第二批员额法官遴选已完成考试考核工作,将于近日全面完成遴选工作。在省法院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法院在第二批员额法官遴选结束之后将补充员额法官27名。2017年元月,市中院在全省11个中级法院中率先组建了“1+1+1”模式的新型审判团队,团队组建经验已被省委政法委推介至中央政法委。耀州法院家事审判改革在全国和全省分别做了经验介绍,被省法院授予“集体一等功”。
为了在全市营造追赶超越的良好法治环境,市中院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了“五比五看”审判执行业务竞赛活动,通过比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文书制作、司法作风,将17项质效指标量化考评。同时,将审判质效纳入员额法官业绩档案和办案绩效考核,并与绩效奖金分配相挂钩,下茬立势补齐审判质效硬伤短板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充分借力“法律五进”、巡回审判、精准扶贫、诉前调解、判前释法、判后答疑等途径对法院立案流程、诉讼期限、审判流程等进行嵌入式宣传。编印《农村实用案例选编》和《农村实用法律手册》共2万册免费向农民群众发放,受到广泛欢迎。市中院依托“两微一网”机制增强公开效果。全市法院全部开通官方网站、微博和微信,发布各类法院信息、法律常识1.01万条,发布案例131个,回应网民关切咨询73条,并公布院长信箱、监督举报电话,实现了司法公开由表及里、自内而外的有机统一。
为推动“五新”战略的快速实施,市中院下大力气解决执行难的问题,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他们部署开展了“用两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活动,“执行启蛰行动”、“春季执行大会战”、“疾风行动”、“百日雷霆行动”,采取“总对总”“点对点”的办法,查封、冻结、扣押、搜查等执行措施3945案次,执行到位金额16825.47万元;依托党委领导联动破解执行难题,市委政法委将协助配合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列入全市各区(县)综合治理考核指标;市委政法委、市财政局与市中院建立执行救助长效机制;市中院与市公安局建立车辆查控机制,公安机关协助查控车辆31台。宜君县法院与纪检监察部门联合开展涉公职人员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清理;印台区政法委牵头组织政法四部门召开敦促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义务大会,全市法院形成各方支持、同频共进的执行联动格局;加大信用惩戒力度,对4名被执行人以涉嫌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罪移送公安机关,使失信被执行人在25个生产生活领域“一案失信、处处受限”。建立悬赏执行制度,根据举报线索已落实执行标的310余万元。全面推行“零佣金”网络司法拍卖,已成交3件,受到当事人和公众普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