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姚佩魏宝宝
30年风雨征程,30年风霜如画。
30年,见证了昨日的栉风沐雨,30年,守望着明天的灿烂辉煌。
落叶飘忽而下,踩着初冬的脚印,2017年11月30日,华山高级中学玉泉文学社迎来了她的30岁生日。
这一天,华山高级中学华灯初上,繁星点缀,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历届玉泉文学社的社员们也都纷纷赶来参加这次盛会。
因为,在这里,他们相遇,成长,扬帆远行。
相遇
1987年11月30日,寒风凛冽,大雪飘飞,但华山高级中学的校园内一颗颗炽热的心正在燃烧,一群文艺青年走到了一起。在当时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李民虎、郭均和两位老师的精心组织下,玉泉文学社成立了。弹指一挥间,30年过去了。
改革开放浪潮滚滚,校园文学风起云涌。“当时全国上下,文学社如同雨后春笋般生长,玉泉文学社也是在那个大气候情况下诞生的。”年届80岁的李民虎老师回忆当时成立文学社的情形。
“其实,文学社能有今天,离不开李老师。李老师真正把这当成一份事业去做,正是他的坚持不懈,成就了文学社的今天。而李老师的坚持,更离不开他老伴刘老师的付出与陪伴。”华山高级中学副校长贠良洲说。
“还记得当时周末带着社员去黄河采风,大家骑着自行车去潼关。我负责照顾男生,老伴负责照顾女生。一路上,尘土飞扬,但是大家激情不减,意气风发。”李民虎老师回忆说,那个年代,背点干粮,带着打气筒,一行人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在最美好的年华遇见最美的自己。现任玉泉文学社副社长丁琦月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习作敲开了文学社的大门,钢笔字变铅字,让她心中那个文学梦悄然觉醒。也正是参加了文学社,她才发现,写作、朗诵对她而言,多了几分热爱。
30年,3000多名社员在这里相遇。
30年,两代人。有的母子、父子皆为文学社成员。
30年,他们欢聚一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30年,他们一路笑语,一路欢歌,一路成长。成长
三十年,从略显稚嫩的小苗,到无惧风雨的大树;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坚韧顽强的青年;从风雨沧桑的艰难探索,到辉煌灿烂的硕果盈枝。
三十年,《玉泉》报从当初的手抄,到蜡纸刻印,再到现在的激光印刷,出刊已达560期,发表社员作品5000多篇。
三十年来,玉泉文学社始终秉承“以文育人养玉德”的办社理念,“社员自主管理,教师适当引导”,“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延伸”,“校内常态化,校外定期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文艺素养,培养学生文学创作能力。
“学校邀请专家开展文学知识讲座,积极参加各种征文比赛,外出采风,这一系列的活动旨在为社员积累写作素材,开阔社员视野。”华山高级中学校长赵晓明说。每年春暖花开之时,组织社员去黄河古渡采风,都是骑自行车去,来去路上8个小时,既磨炼了他们的意志,也让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更多了一份了解,一份热爱。
重走华山路,在华山之巅迎接新世纪第一抹阳光,为传播华山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西进长安,追寻丝绸之路,感受大唐雄风。党家村、司马祠、普救寺、鹳雀楼、兵马俑、华清池、渭华起义纪念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留下了社员们的足迹,也见证着他们的成长。
杨哲,现任玉泉文学社社长。在参加多次采风活动后,她对黄河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深深地热爱生活的这片土地。“以前对黄河的感觉就是黄沙,登上鹳雀楼,走了黄河几字弯,才发现黄河的浩瀚,黄河的美,也更加能体会到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境”。
三十年来,文学社蜕变、成长,荣获渭南市“青少年影评先进集体”、陕西省“学雷锋、创三好”先进集体、全国“优秀文学社团”、“优秀百家”、“中学生文学社团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玉泉报》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示范报刊”。
张凯、李若琦、吴雨桐、郭哲等10名社员曾在全国作文比赛中获奖,尤其是郭哲同学在第十二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决赛获一等奖的佳绩。历届社员从此与文字结缘,有的已出版个人著作,成为全国或当地作协会员,有的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演讲比赛、经典诵读、汉字听写大赛,社员们更是出手不凡,屡获佳绩。
30年,玉泉一步步走向成熟。
30年,玉泉之水浇灌文学幼苗,茁壮成长。
30年,岁月洗礼,让稚嫩的雏鹰,飞上高远的蓝天。
30年,3000多名社员在这里成长,在这里扬帆远行。扬帆
三十而立,风华正茂。扬帆破浪正当时。
在最美好的年华成就最好的自己。“接手文学社至今9个年头了,我一个理科生愣是从中摸出了门道。”负责文学社的王媛老师打趣道,其实,文学社也让她成长得更快,策划、组织活动,从刚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有条不紊,文学作品从刚开始的无从下笔到现在的创作、欣赏,对她而言,都是进步。
对于文学社的未来,王媛说:“我们将继续传承文学社的优良传统,办有影响力的文学社。因为她是学校对外宣传的名片,更寄托着学生们对文学的向往与追求。”
“玉泉文学社能走到而立之年,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与关怀,离不开社会有识之士的关心与付出,更离不开我们这些可敬可爱的老师和学生们。”李民虎老师感慨而言,走过30载春秋的文学社更加步履沉稳,愿年轻的一代更有作为,铸就文学社更高的辉煌,玉泉之树常青,玉泉之水长流。
“30年的坚持,30年的专注。感动文学社这一群人,感动李民虎老师的付出。在文学社这个大家庭里,不仅锻炼了一批人,也成就了一批人。希望未来这一份事业仍可延续,这一份情感仍然坚守。”华山高级中学校长赵晓明说。
30年后,在众人的目光下,在社会的关注下,玉泉文学社又再次扬帆起航。
30年后,她的每一轮日出,必将孕育一个崭新的希望,她的每一圈年轮,必将记录跨越时空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