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出的产品不合格,厂家要召回;下派的干部不合适,组织也要召回。日前,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我市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已经采用就地换人的“霹雳手”,先后召回45名不给力第一书记。
凤翔县西吴头村第一书记冯某,对该村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滞后、贫困户识别不准负有直接责任,召回;千阳县千川村第一书记李某,对帮扶的贫困户基本情况、脱贫路径和帮扶措施说不清,未按规定驻村,召回;眉县跑安村第一书记刘某,履职不到位,未按规定驻村,召回……这45名第一书记之所以被召回,主要原因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未按规定驻村,住不进“农家屋”;其二,没有与村情合拍,办不好“乡亲事”;其三,扶贫办法匮乏,当不得“主心骨”。
就在两年前,我市贫困村还多达705个,贫困人口高达329977人,我市选派722名第一书记驻村,就是为了让他们迎难而上,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成为决胜小康的先锋军。然而,一些怀着“镀金”甚至“度假”心态的第一书记,无疑有负重托,此时,他们就必须腾位置、摘帽子,让给力的干部顶上去。
凤翔县西吴头村就在调整第一书记后发生了巨变。该村现任第一书记黄红霖上任一年半以来,结合该村肉牛养殖的传统,带领村民成立了肉牛养殖合作社。目前该村肉牛存栏量已经从他上任之初的20余头发展到110余头,很多贫困户也加入进来赚起了“牛”钱。该村2015年贫困户高达73户,而2016年底,就退出31户,预计今年末,还会有10户贫困户成功摘掉“穷帽子”。
不只是西吴头村,这些曾被召回第一书记的村庄都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一些村庄依托好山好水搞起了旅游,一些村庄建起了优质苹果园,一些村庄加强贫困户技能培训,走出了多名小老板……一名贫困户说,第一书记这火车头给力了,大家自然富得快。
目前,我市已经针对第一书记出台了专门的考核管理办法。按照规定,年终时,一旦第一书记考核不称职,将由选派单位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并召回,而优秀者,将大力表彰奖励。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市就有91名第一书记因考核优秀而被上级另眼相看,获得了提拔重用。本报记者孙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