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贫困地区多处于山区,易受暴雨、干旱及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影响,气象信息服务工作是贫困地区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根据该通知,气象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给驻村扶贫干部,并指导驻村扶贫干部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给当地群众,组织群众开展避险自救。县区级气象部门要联合扶贫部门开展驻村扶贫干部气象培训,要指导驻村扶贫干部积极参与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教、气象灾害应急计划编制等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同时各级气象部门要将驻村扶贫干部纳入农业气象“直通式”服务对象,为驻村扶贫干部提供当地主导农作物种植全过程、系列化的气象服务,推动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在地方产业扶贫的应用。
两部门还将合作共同构建贫困地区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推进基层公共服务资源的对接融合,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推进气象服务精准扶贫开发工作。通知明确将建立进村入户的气象预警信息再传播机制,确保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和气象信息员通过预警广播、微信、短信等方式及时将预警信息传播到户。
目前,我市已初步建立贫困地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全市11个县区政府均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气象防灾减灾应急指挥部,村组气象信息员队伍达到2969名,行政村100%全覆盖,覆盖了全市镇、村、主要气象灾害隐患点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