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教科体局以党建为引领,聚焦教育脱贫,牢牢把握“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战略部署,紧密结合教育行业特点,在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的基础上,创新开展教师结对帮扶措施,实行“一生一档、档随人走、跟踪帮扶、全程记录”帮扶要求。把学生完成学业、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作为教育脱贫攻坚的底线,把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教育脱贫攻坚育人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把教育扶贫作为长远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一套制度明确帮扶职责
该区教科体局制定下发了《在全区建档立卡家庭就学子女中建立“一对一”联系帮扶制度的通知》,统揽指导全系统教师结对帮扶建档立卡家庭就学子女。印制了《教育帮扶政策问答》《教育帮扶圆莘莘学子上学梦宣传漫画》等宣传材料,下发到各校(幼儿园),由各校(幼儿园)一一发放给每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就学子女手中。“一对一”联系帮扶制度从生活上帮助关心、思想上答疑解惑、学习上帮助指导三个方面明确了教师结对帮扶职责。对在本区就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建立了专档,实行“一生一档、档随人走、跟踪帮扶、全程记录”。同时,制定下发了《耀州区教师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一生一档”档案移交清单》,明确了学生到哪里,档案到哪里,帮扶工作就跟到哪里。并将结对帮扶工作纳入教师师德和绩效考核,严格考核,有效落实。
一生双卡核准帮扶对象
依托全区建档立卡户信息系统,根据建档立卡学生分布,派专人进村入户,对在本辖区就读和户籍在本辖区在外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进行了全面摸底,核准学生家庭状况、致贫原因等,做到“底数清”。同时通过入户家访,找准贫困学生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了问题台账,做到“问题清”。针对问题提出有效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做到“对策清”。全区各学校、幼儿园根据本校(园)学生实际,由学校(幼儿园)分管领导担任结对帮扶组长,带动全区2021名教师参与,实行“开小灶、补营养”的“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做到“责任清”。对摸底出的2763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建立了信息数据库,并根据贫困户信息动态调整及时更新学生信息。对耀州区在校就读的学生建立了《耀州区教育结对帮扶明白卡》《耀州区教育资助政策落实明白卡》,对享受的各项资助政策,得到的学业、生活等帮扶信息全程记录,装入“一生一档”档案。
三联三扶创新教育脱贫
坚持党建引领抓教育脱贫,从区局到各下属单位、各学校都成立了教育脱贫领导机构,由党支部书记或校长担任办公室负责人,对教育脱贫进行全面规划和系统安排。建立教育脱贫“三联三扶”工作机制。“三联”即教科体局机关单位包联村,局机关干部包联贫困户,全系统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三扶”即教师精准结对帮扶贫困学生,进行扶贫、扶志、扶学。扶贫:在落实教育惠民政策的基础上,给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物质帮扶,并积极争取社会和爱心人士资助,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使其不因贫困而辍学、顺利完成学业。扶志:通过交流谈心、思想教育和鼓励激励等方式,帮助贫困学生或自爆自弃现象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帮助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念,让贫困学生认识到贫困是暂时的,可以通过刻苦努力来改变,激发其知识改变命运的进取心,增强“造血”功能。扶学:对贫困学生在学业上辅导帮助,优化学习方法,落实教师培优辅差任务,加大个别辅导力度,解决学习疑难,不放弃任何一名贫困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特长,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彰显个性的平台,帮助他们实现大学梦想,通过一人成才,带动家庭脱贫。对残疾和无法正常入学的学生,由学校选派教师定期送教上门,送课上门,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有针对性开展兴趣活动,保证接受力所能及的教育。特别是对孤儿和贫困留守儿童,选拔品德高尚、责任心强、学生信任的教师担当“代理家长”,弥补亲情缺失,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本报记者 原玉红 通讯员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