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3本党章是珍贵的‘财富’,我不仅要好好保存,还要留给儿孙们,让他们永远牢记党的发展历程……”11月10日,陈仓区千渭街道铁道南社区退休干部朱尚奇向居民展示自己收藏的党章,从党的七大到十九大的13本党章令群众大开眼界,也更加了解了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朱尚奇老人今年70岁,退休前是铁道南社区的党总支书记,这些年来,他共收藏了13本《中国共产党章程》,从1945年党的七大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时间跨度72年。朱尚奇向记者讲述了他收藏党章的过程。2005年的一天,他在虢镇街道一家邮电局门前的旧货小摊上,发现一本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他出于学习党史的目的便买了下来。当晚,朱尚奇一口气读了三遍,了解了很多党史知识,他想,何不把七大以后修订的党章都收集起来呢?然而这个想法要变成现实可不容易,比如,1956年党的八大距当时已近50年,怎么才能找到八大的党章?功夫不负有心人,朱尚奇经过多方寻访,得知陈仓区离休干部王一甫家中保存有这本党章,听说他收藏党章,王老先生毫不犹豫地把党章捐赠了出来,并鼓励他继续收藏。随后的日子里,朱尚奇通过走访老党员、老干部,以及邮购等方式,共收集了1945年到2017年的13本党章。这些党章记录了党的发展历程,每一次党章的修订,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与时俱进。
党的十九大结束后,朱尚奇经常带着自己收藏的党章和其他一些党史宣传资料,在各居民小区展示,让群众了解更多的党史知识。他说,自己收藏党章会一直坚持下去,也会永远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本报记者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