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渭南市华州区副区长任武志
本报记者姚琼实习生王静
记者:您好,请您谈一下中央、省委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情况?
任武志:环境保护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制度安排,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党中央以督察问责推动工作落实的方式创新。
对照环保部通报的两个问题及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的11个案件,我们逐项标明责任主体、逐项制定整改方案、逐项明确完成时限,不完成任务不收兵,不达目的不放手。针对“基地棚户区改造工地扬尘污染问题”,制定了整改方案,安排专人负责,明确整改时限,对城区18家建筑工地下达了停工整治通知,硬化了场地道路,安装了冲洗设备,对基地棚户区工地施工现场进行了围挡,对裸露的土石、堆料进行了全覆盖。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已达到“6个100%”要求,已完成整改任务。
记者:请您谈一下,今年以来华州区在“铁腕治霾”工作中履行了哪些责任?
任武志:突出顶层设计,形成齐抓共管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先后27次研究环保工作,主要领导每月调研检查一次环保工作,分管领导每月两次下沉一线督促环境问题整改。加强目标责任考核,与各镇办、部门、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把环保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对未按时完成年度环保目标任务并造成重大影响的,实行约谈和“一票否决”。织密监管网络,构建环境监管“重心下移、责任唯一、逐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区、镇、村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形成了“区委主导、政府主抓、企业主责、部门协作”的工作格局。
突出重点领域,加大源头治理。“减排”方面,淘汰拆除了一、二期合成氨生产线、15万吨硫酸生产线。建成投运陕化集团节能减排技改污水治理项目和比迪欧化工污水处理工程;钼业公司二氧化硫尾气提标改造工程已投入正常运行,拆除累计102蒸吨燃煤锅炉19台;区污水处理厂于2014年8月完成二期扩建提标改造等。“治水”方面,严格落实河长制,创新实施峪长制,实现了全区27条峪道和渭河华州段、6条南山支流的网格化管理。“增绿”方面,全区森林覆盖率53%,位居全市第一,今年完成造林绿化3.64万亩,绿化路渠坝149公里,建成高速高铁宽幅林带9100亩、建成苗木花卉基地3个3200亩,建立义务植树基地5个1500亩。“治霾”方面,实行“区级领导下一线检查督办环保工作”“定期召开生态环保联席会议”“各部门联合执法”“建立铁腕治霾微信工作交流群”“加大督办问责曝光力度”等措施,形成“组合拳”不断推动治霾工作。
突出全域治理,城乡统筹推进。扎实开展镇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农村生活垃圾长效管理机制。围绕循环农业、农村能源建设,实施养殖小区沼气工程、沼肥配送以及有机肥加工项目。以打造高塘渭华起义红色旅游名镇、金堆工业旅游名镇、赤水英伦小镇、杏林田园风情小镇、柳枝仰韶文化名镇五个旅游景观名镇为契机,将绿色生态文明元素融入建设当中,大力实施生态环境美化工程。大力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截止目前,共建成高塘、大明2个省级生态镇,省级生态村4个,市级生态镇5个,市级生态村21个。今年申报市级生态镇3个、生态村31个,正在等待市级验收。
突出环保宣传,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强化媒体宣传,通过电视、网站、微信等多种媒体加大宣传,在政府网站和电视台开辟环保专栏,刊登环保动态,播放环保公告。加强环保法律普及,编印四部环保法律手册5000余份,向所有区级领导及各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广大企业、群众发放。做好日常宣传,编印《环保知识手册》10000本,制作环保购物袋20000个,利用“6·5”世界环境日向广大市民发放,倡导大家践行绿色生活。重点开展环境日宣传,每年的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联合各部门开展“6·5”世界环境日大型宣传活动,通过现场展示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册、现场解答等方式向群众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开展环保知识“八进”活动,结合党员集中活动日,近两年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环保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进超市、进广场、进农村、进企业等活动30余次。
突出问题导向,全力做好整改工作。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的问题及交办的案件,和省市通报我区的环境突出问题,我们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倒排工期,按日销号。目前已经全部完成整改任务,并借此机会彻底解决了一些多年来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记者:请问华州区在以后“铁腕治霾”工作中有哪些打算?
任武志:狠抓问题整改落实,紧盯督察反馈和交办案件,照单全收,建立台账,落实责任,立行立改,对已经完成的工作继续巩固提升,对正在实施的全力加快推进,对进度滞后的倒排时间、限时办结。
全面夯实环保工作职责,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坚持“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工作原则,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等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为群众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心的生产生活环境。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落实陕西省秦岭保护条例,大力实施“森林华州”建设,不遗余力、持之以恒地保护好“母亲河”“父亲山”。
持续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力量,夯实环境监管责任,确保环保各项工作摸排到位、监管到位、整改到位。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推进全区环保工作再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