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郑诗璜)11月10日上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所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站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石泉蚕桑试验示范基地首席专家苏超教授带领相关人员,冒着蒙蒙细雨深入到石泉县城关镇百乐村今年新培育的文明山蚕桑家庭农场桑园里,对试验应用桑条压条采叶法和桑园肥、水滴灌法,新建桑园宽窄行法栽植建园,以及堡子村新建百亩果桑桑园冬季管理等技术一一做了指导。
苏超教授深入到文明山今年新修的500㎡标准化蚕室里,询问今年蚕桑家庭农场养蚕及收入情况,文明山介绍到今年全年养蚕55张,收入现金11.2万元,在32亩桑园里的幼龄桑园中套种土豆,收获土豆后加工成土豆片出售,夏季在幼龄桑园里套种红薯,红薯收获后加工成薯条干、红薯粉出售,由于我加工的土豆片、薯条干、红薯粉是纯手工加工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加工出来的土豆片、薯条干、红薯粉是供不应求,我利用桑园紧邻小河的优势,在桑园里套养鹅、鸭,利用鹅、鸭啄食桑园里的杂草,节省了我桑园地除草的劳力和购买除草剂的费用,同时鹅、鸭拉在桑园地里的粪便又给桑园地里上了很好的有机肥,也节省了我桑园里上肥的费用,你看我这桑园里养了鹅、鸭的桑树比其它没有养鹅、鸭的桑树长得是又肥又壮,桑条顶部的桑叶到现在都还是青油油的,并且桑园里套养的鹅、鸭吃的是青草、虫子、桑叶和包谷,鹅、鸭宰杀后肉质呈淡黄色,肉质鲜美有嚼头,今年我养蚕卖蚕茧、出售土豆片、薯条干、红薯粉、鹅、鸭等毛收入预计能达到13万元,除去请帮工等一些杂项的开支,今年我蚕桑家庭农场的纯收入在11.5万元,我今年又预定了5000株良桑苗,再新建5亩密植桑园,计划明年养蚕100张以上,总之,发展蚕桑产业是一个投资少、风险小、蚕茧不愁卖,比我外出打工更自由而且收入更稳定更多。
听到文明山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苏超教授鼓励他在扩大蚕桑产业规模的同时,加强蚕桑新技术、新设备、新机械的装备应用,今年应用的小蚕一日一回育、大蚕蚕台育技术获得了成功。在桑园地里,苏超教授亲自示范桑条压条采叶法,今年冬季在桑园里试验示范这个技术,明年可以使桑园产叶量增加1015%,提高人工采叶功效,桑条发芽提早35天。新建桑园栽植桑苗时采用宽窄行栽植法,桑园今后不管是套种、套养、管理都很方便。利用河坝距离桑园近和桑园连块成片的优势,引水到比桑园地高的地方修建蓄水池,利用水位落差采取肥、水滴灌的方法,解决天旱对桑园造成桑叶减产的影响。
来到堡子村今年新建百亩果桑园里,苏超教授通过查看土质、果桑苗长势、果桑树形后指出,由于土质属于砂砾土,土质瘠薄既不保肥也不保水,造成果桑树势长势弱,果桑主干不明显,所以在今年秋冬季桑园管理中要重施有机复合肥,改善土壤促进果桑桑根的发育,明年主干按50cm定干,加强桑园除草、水肥管理,摘除挂果,促进果桑树势的生长,早日成园,早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