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杨星月
“重楼根系较浅,除杂草时用小锄头轻轻耕除,不能过深,以免伤害地下茎。9至10月是萌发新根的时候,这个时候更要注意,要结合培土,施用冬肥。”留坝县留侯镇桃园铺村驻村工作队员胡军手拿锄头正在贫困户唐利清家的3亩重楼地里手把手指导管护技能。如今的留坝,随处可见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用“进农家、说农话、干农活、晓农事、暖农心”的实际行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融洽干群鱼水情
这样的变化源于4月该县在全县范围开展的“五农”竞赛活动。元树村贫困户柯世福家里缺劳力,第一书记张勇就与驻村工作队长王正华一起帮助柯世福抽水、浇地、栽种辣椒;关房子村农户大多住在半山坡上,入户的泥土路蜿蜒曲折,为了让村民们吃上安全的自来水,玉皇庙镇机关、县教研室党员干部扛着修建自来水蓄水池所需的砖头、砂石,送到农户家中;“眼看着别人家的玉米都收了,我家的玉米还在地里咋办啊!”正当蔡芳萍老两口犯愁的时候,县水利局驻村帮扶干部、村组干部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收,使蔡芳萍地里的1.4亩玉米颗粒归仓……
“遇到困难问题,第一个想到就是县上派下来的那些能干事的党员干部,和他们相处这么久,不是亲人也胜似亲人了。”元树村贫困户柯世福感慨地说。全县党员干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把群众当亲人,用实际行动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和接纳。
练就实干好作风
“现在的党员干部能吃苦,别看他们文绉绉的,挥起锄头来不输咱,脑袋也灵光,知节气、晓农事、懂技术,为我们发展生产出了不少点子。”中西沟村贫困户李贵德说。“五农”竞赛活动中,全县广大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全体村干部主动放弃周末和节假日,风餐露宿、早出晚归。他们撸起袖子、挽起裤腿,帮助缺少劳力的贫困户抢抓农时、抢收抢种,帮助年老体弱、身患残疾的群众提水劈柴、整理家务。他们下田间、上地头拜群众为师,学习农业生产技术,掌握农村工作方法,围绕发展壮大“四养一药一旅游”主导产业,请专家、访市场,为群众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
“县委、政府派我们到贫困农村去,就是要我们放下架子‘住农家’,扑下身子‘当农民’,结下对子‘干农活’,筑牢农民的勤劳底色,为老百姓干实事。”松树坝村第一书记罗太华说。据悉,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各帮扶单位主动帮助困难群众干农活均在5次以上,帮助贫困群众收玉米100余亩,采挖土豆70余亩,采摘香菇10万多筒,解决各类问题1200余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00余件。
锻造过硬真本领
“最难的工作,会成就最优秀的干部,最难的工作,也是展现干部才华的舞台。脱贫攻坚既是一场硬仗,又是培养、锻炼干部的实战演练场。”该县县委书记许秋雯说。“五农竞赛”活动开展以来最直观的成果就是,村里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包村干部和承担包扶任务的党员不再当机关“太平官”,而是把脱贫攻坚一线当作潜心学习群众工作法的“练兵场”。他们锐意进取,拼搏奋进,沉下心、俯下身,扎扎实实做事情,认认真真学本领,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提升素质能力、锻造过硬本领。据悉,该县10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主动沉入农村,与1895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75个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成立志愿服务队56个,主动参与村级扶贫社的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电商等服务队,帮助开展各种生产劳动。今年以来,该县已有3名第一书记在基层工作实践中练就了实干的作风被提拔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