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民间艺人的地位不断提高——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民俗艺术大师胡深

2017-11-03 16:22  宝鸡日报

本报记者于虹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老艺人胡深,对于这5年来政府大力扶持民间艺术发展感慨良多:“我是个农村人,文化程度也低,国家给我这么多荣誉,我心存感激。我们这一代手艺人真是赶上了国家繁荣昌盛的好时代,赶上了党的好政策。”

今年86岁高龄的胡深老人,10岁起随父亲胡克勤学习制作凤翔泥塑,从艺至今已有70余年。他说:“以前,我们这些手艺人地位卑微,做泥活是为了在农闲时节贴补家用,靠这个养家糊口是不可能的。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一毛钱两个。六营村以前有句俗话,‘家有半升粮,不为泥活忙’,因为手艺人养家不发家。而现在,不仅这些泥耍活值钱了,要是做得好,连人都值钱,经常被请去外地办展览,甚至还会被一些有名的大学请去讲课。”

胡深介绍,近几年,六营民间艺人的地位不断提高,媒体对传统民俗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了泥塑,来村上买泥塑的人多了起来,愿意学的年轻人也多了。他已经记不清接受了多少次记者采访,有本地报社电视台的,还有外地来的,甚至有外国的电视记者。他们的宣传给村上引来了不少订单,现在不要说养家糊口,只要愿意下功夫,靠泥塑让家庭实现小康也没问题。

问起凤翔泥塑的传承问题,胡深一点儿也不担心。“能挣钱就有人学!”胡深说。这些年来他收了100多位徒弟,徒弟们在全国各地干得不错,他觉得凤翔泥塑会越来越受欢迎。

全站热点
石泉县后柳镇:积极做好冬季防煤气中毒工作

2017-11-03 11:03阅读

高新区秋冬季铁腕治霾工作动员会要求——坚定治霾信心 解决心肺之患

2017-11-02 17:58阅读

泥石流中勇救受困群众 安康1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2017-11-01 19:05阅读

新城:周密部署 全力做好国际马拉松赛保障工作

2017-10-31 10:32阅读

安康的长寿之乡,人少、景美、原生态!

2017-10-28 15:01阅读

碑林:万人上街清脏护洁 迎接国际马拉松赛

2017-10-26 18:12阅读

临潼区召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工作部署会议

2017-10-24 18:4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