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姚琼实习生王静
记者:您好,请您谈一下,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澄城县在落实中省市环保政策方面是如何做的?
薛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我县从讲政治、惠民生、促发展的高度,坚持生态优先、环保先行,用环保工作倒逼产业转型,用环境治理的过程,促成了行业的脱胎换骨,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推动了环境质量持续良好。具体工作中,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严格执行中省市环保法律法规,持续发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在县委和政府层面,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主要领导亲临一线督办,分管领导严抓整改;同时,按照“管行业必管环保、管业务必管环保、管生产必管环保”的原则,将环境保护纳入各镇(办)、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畴,实行“一票否决”,来高位推动环保工作。
记者:请您谈谈,为建设绿色澄城,你们做了哪些重点工作?
薛颖:我们结合澄城县域实际,精准施策,铁腕治污,坚决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严格落实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大措施,关停顺昌焦化60万吨污染生产线,拆除燃煤锅炉288台;取缔散乱污企业16家,淘汰黄标车64台,安装油烟净化设施348台套;严格落实扬尘管控“六个100%”,加强“红黄绿”挂牌动态监管;造林绿化3.6万亩,城区绿化面积达到365万平方米。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投资1.2亿元,实施了县西河生态湿地建设等项目12个,城区污水收集率达到88.5%、处理率达到87.6%。同时,投资850余万元建成人工湿地6个,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争取到国投资金1100万元,实施了土壤环境污染修复工程,包括清理道路抛撒物、绿化矸石填埋场、生态恢复和景观改造。
记者:请您一谈,澄城县的环保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为此你们都做了哪些有影响的工作?
薛颖:在全市首家制定印发《铁腕治霾1+10专项行动方案》,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铁腕治霾的决心。
在全省第一个成功侦办非法炼铅污染大气的环境犯罪刑事案件,全市首个执行“按日计罚”。
投资5100余万元,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尧头窑土壤污染修复、西河生态治理等生态环保项目,为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
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多个煤场、煤堆没有抑尘措施”问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4名县级领导亲临一线,10个部门一体联动,共取缔非法煤场35家,修复土地300余亩,有效解决了困扰澄城多年的污染顽疾。
记者:请您谈一谈,澄城县在未来的建设工作中有哪些新的环保举措?
薛颖: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中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高悬利剑,铁腕治污,以这次省委环保督察为契机,持续抓好燃煤锅炉拆改、扬尘污染管控、散乱污取缔等重点工作,让澄城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争当全市乃至全省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