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承担着“一江清水供北京”的光荣使命和政治责任。为了确保一江清水,十八大以来,宁强县以政府为主导,坚持环保红线,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采取了一系列近乎“铁腕”的措施:关闭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造纸厂、油漆厂、果酒厂、电器厂等数10家企业,劝退20余家来宁咨询投资但环评不达标的企业。开展汉江和嘉陵江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实施绿水、蓝天、青山、宁静四大工程。巩固百里生态文明长廊建设成果,抓好造林绿化、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农田水利建设等生态修复工程,完成营造林25.9万亩,创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市级生态镇村、绿色单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1.83%,林木绿化率达68.66%,治理水土流失57.5平方公里。
去年,该县以空气质量好、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一举拿下“中国天然氧吧”殊荣。近年来,该县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国绿化模范县”“省级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
该县成功创建为全市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后,在园区建立了湿地保护站,在保育区建立了生物多样性监测站、鸟类救助站等监测点。同时,依托林业重点项目和义务植树,在湿地公园规划区内大力开展造林绿化等植被恢复、栖息地修复工程,先后建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垃圾收容站,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分别高达98.5%、90.5%,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该县加大土地、矿产、林地、水资源监管力度,坚持“治污、抑尘、降噪、减煤、禁燃”多管齐下,狠抓工业点源、农村面源及重金属污染防治。扎实开展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推行城乡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全面落实村组巷道、农户门前“一定三包”责任制,农村环境卫生持续改善。积极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进机关、进社区,倡导绿色低碳、理性适度、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鼓励绿色居住、绿色出行、绿色旅游,形成绿色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