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刘颖 张洋
她是审判台上铁面无私、敢向罪恶挑战的女法官;她是洋县西河村里柔情似水、一心为民奉献的扶贫人。如果说洋县法院驻村工作队是一艘船,她就是这艘船的大副,时刻紧盯着航向,直到西河村脱贫致富的那一天。她就是洋县法院政工科科长,洋县法院驻西河村工作队副队长巨惠荣。“不轻视村民上交的矛盾,因为它事关百姓生活;公平对待每一个人;不论是什么样的人,都要真诚以待。”这是巨惠荣的“驻村法则”。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潜心规划村里产业发展,发挥法官特长处理矛盾纠纷,她始终坚持付出真情,秉公处理,既做到定纷止争,更做到胜败皆服、案结事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千方百计融化矛盾坚冰。
参与村务的会议,巨惠荣严肃认真,虽然面对的不是审判台下的被告,但是刚正不阿、铁面依旧,她在村务会上有话直说,把道理事实讲清楚。村干部怕告状,有些事情按照传统思维来办,就算事情做得合情合理符合大政方针,也会喜欢用“藏着掖着”的方式来消化,巨惠荣则坚持直接在会上点出问题,该公开的一定要及时有效地公开,这样才能化解矛盾,减少村里的非访,让百姓心里踏实。
“巨科,中午吃啥?给我们露一手呗!”驻村工作队队员笑嘻嘻地看着面前一个身着百姓服装的女法官央求道。驻村工作队都是几个只会做西红柿炒蛋的男同志,即使在工作队驻地的厨房里,只有一两样食材,她也能做出各种美食,一人搞定工作队十个人的饭菜,对于平时在村里将就、凑合吃一口的队员们来说是莫大的幸福。
端午节前后,巨惠荣在入户时把脚给扭了。但是这并没有阻碍她入户走访回头望,硬是走完最远的六组天亭的3户贫困户,以一位女法官独有的观察力在扶贫走访入户中,洞察他们的所思所想,把一些村民“当面不敢说,背后胡乱说”的问题点出来,最终使驻村工作队能够掌握村里的顽症所在,为村里现在热火朝天的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