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菊一家的主要收入就是靠在茶园务工,过去“卖苦力”挣点工资,自从参加了几次茶叶技能培训以后,她熟练地掌握了各项技能,“凭技能”成为了定远春茶叶有限公司的技术骨干,每年收入翻了一番。在镇巴县,像张福菊这样接受技能培训而提高收入的农户不在少数。
近年来,该县围绕茶产业突破发展规划,在扩大茶叶种植的同时,以有培训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要对象,组织开展一系列技能培训,让贫困群众不仅找到了致富方向,更找到了增收办法,促进“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该县结合茶产业发展现状及技术需求,在“一镇一农技员”的基础上,组建“农村茶叶技术特派员技术服务团”,把全县分为东、中、西、南四个责任片区,由农业局分管领导带头,专业技术人员全部参与,下派到各个主产茶叶镇,开展茶叶技术指导。通过与骨干企业建立“1+1”等形式的对接,采取动态跟踪和定向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形成“企业+合作社+科技特派员+贫困户”的茶产业扶贫模式进行科技精准对接帮扶,切实解决全县茶叶企业和贫困户增收技术难题,有效提高产业发展科技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开展走出去的方式,提升茶业从业人员眼界和素养,通过茶叶协会组织茶叶从业人员到四川、安徽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利用劳动技能转化、春雷行动、科技下乡及职业农民培训等活动,开展点对点的茶叶技术培训,培养出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茶业专业人才,保障了茶产业健康发展。并有序组织培训后的贫困群众就近务工,多渠道增加收入。
3年来,该县安排280余万元的专项资金,举办各类茶叶技能扶贫培训班200余场,培训带动从事茶产业劳动力6.8万人,单项增收1.82亿元;带动贫困户6000余户2万余人,户均增收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