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靠养猪挣了钱,盖起新房,还给儿子娶了媳妇,现在我要退出低保!”9月20日,金台区金河镇洪水沟村的齐胜荣给扶贫干部打电话。齐胜荣为何主动要求退出低保?这事还得从他的家境说起。
齐胜荣60多岁。2008年,老伴突发脑出血,出院后生活无法自理。为给老伴看病,齐家花光积蓄又借遍亲友,最后还欠下了数万元的外债。在老伴生病的这些年里,齐胜荣和儿子齐贵平起早贪黑操持家务,2014年在村里一块打麦场上尝试着养猪,可由于技术落后、信息不畅等原因,养猪不仅没挣钱,还年年赔钱。儿子齐贵平快30岁了,因为家里穷,一直娶不上媳妇,全家人挤在三间土坯房里。2016年,齐家被列入
得知齐家的情况后,区上扶贫干部柏立新、蒋迪惠等人来到齐胜荣的养猪场,主动帮他分析养猪失败的原因。首先,养猪要进行卫生防疫,柏立新就找到镇畜牧站,请来兽医给猪打防疫针,为猪场全面消毒;其次,养猪粪水不能乱排,柏立新、蒋迪惠等人又找到区环保局,请人帮齐家设计、修建了一个封闭式化粪池;最后一关是解决猪的销售问题。齐胜荣父子不等不靠,积极联系过去的老客户,扶贫干部发挥认识人多、路子广的优势,帮着搜集肥猪、猪崽销售的信息。在大家的扶持下,这一年齐家猪场终于“起死回生”——从起步时的2头母猪、8只猪崽,发展到去年底的25头母猪、400多只猪崽,过年时一算账,纯收入5万元。齐家不仅还清了拖欠多年的债务,还推倒了土坯房,盖起了5间砖混结构的平房。今年7月,齐贵平终于娶上了媳妇。如今,猪场红火了,新房盖好了,家里也有存款了,老齐才主动要求退低保哩。本报记者卢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