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都亚敏李一珂
秋高气爽,气温适宜。秋季,可以说是项目建设加速推进的黄金期。近日,石鼓·陈仓老街项目抢抓“天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发起秋季“攻势”,上演建设“加速度”,将“老宝鸡”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目前,石鼓·陈仓老街项目部分主体建筑已见雏形,茵香河边景观建设基本完工。
特色建筑已现雏形
9月13日,天气凉爽舒适。记者来到石鼓·陈仓老街施工现场时,工人们正忙着砌砖、和水泥、拉沙子……现场一片忙碌场景。记者远远就看到一排复古风格的建筑矗立在河边,有几栋楼体的大体样子已经呈现出来,有的贴着青砖,有的则是红砖,还有一些暂时被外架遮挡着,每座房子高低、样式各不相同,但都设计独特,颇有上世纪四十年代建筑的风格。
记者在项目最北端的凤鸣广场看到,青砖、红门、三角形屋顶的两层建筑“宝鸡车站”已经建好。这个根据宝鸡老火车站原型打造的景观,仿佛将人带回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车站东侧,有老火车、轨道、月台、仿古电话亭等,让不少市民直呼“这就是记忆中的宝鸡车站”。在车站西侧,有一栋三层建筑,这里将建成“陈仓公寓”,现在建筑主体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内外装。楼前的音乐喷泉已经建好,工人们正在对音乐喷泉进行最后的调试。据该项目工程部负责人高红刚介绍,凤鸣广场是陈仓老街的入口,也是整个景观的“门面”,为了吸引市民,凤鸣广场的设计花了很大的心思。下一步,将在凤鸣广场加入时光磨盘、历史年轮文化铺装等,还会种植多种观赏草、多肉植物等微景观。“景观建设方面,陈仓老街内街整体绿化已经完成,国槐、榆树、西府海棠、金桂等绿植都已栽种完毕。”高红刚说,目前,所有建筑都在抓紧时间施工,5号楼外架已经拆除,6号楼的外架正在拆除,7、8、9号楼的外架在国庆节前将拆除完毕。预计10月将开放茵香河边的通道及茵香河中景观,沿茵香河岸向南接石鼓山大台阶也将完工,市民可以通过这里直接到达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预计12月底,陈仓老街将全面完工。
沿河景观惊艳亮相
家住石鼓文化城附近的居民最能看出这里一点一滴的变化。市民
周亚丽认为,晚上茵香河的变化是最大的。夜晚,九曲桥在灯光的照
射下有种别样的美,河上的栈道已经完工,灯亮起来后,茵香河成了
一条灯带,映衬着河道里的水生景观带,美不胜收。“这一段路虽然
不长,但是有水、有桥、有画舫、有荷花,颇有江南水乡的感觉。”周
亚丽说。
高红刚介绍,茵香河河道的水景景观与河边的功能设置相辅
相成,人流集中处设计有先进的数码喷泉、灯光水舞秀,人流较
少处设计了直流喷泉,河道两岸整体采用了数码条形灯。多种
灯光的配合,才有了市民看到的茵香河夜景。
记者了解到,除了一些细节仍需完善外,茵香河边景观建
设已经基本完工。如今,市民走在栈道上,能够近距离欣赏河边
的柳树、海棠树、桂花树、百日红、白皮松等,以及河里的荷花、旱
伞草、蒲苇等水生植物。
据了解,这些植物是工人们连夜施工种植的。几个月前,工人们就
在河边、路旁种植了国槐、西府海棠等植物,最近发现有些树木长势不
好,有的植物与这里的景观不够和谐。追求完美的设计人员决定将一些树木“搬家”,虽然这样一来,工程量加大了,经济成本也上去了,但是呈现出来的效果更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