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祝嘉
每块奖牌的背后都有汗水,每个成绩的取得都绝非偶然。第十三届全运会大幕落下,如何评价宝鸡籍运动员的表现,如何透视宝鸡竞技体育的发展?记者就此采访了市体育局局长李富生。
李富生说,本届全运会,宝鸡共有50余名运动员参加预赛,40名运动员参加决赛,人数不仅创我市历届全运会之最,也在全省各地市中名列前茅。在参加决赛阶段的40名运动员中,有26名运动员都是2009年以后由我市输送到省队的后备人才,他们经过更严格、更专业的训练,已成长为可以代表我省在全运会争取名次、争夺奖牌的优秀选手。
近年来,我市后备人才输送数量和质量不断攀升,反映在本届全运会上就是,首次参赛的运动员多,获得名次的运动员多,这说明我市竞技体育发展日渐成熟、后备人才集团已经形成。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参加本届全运会的40名宝鸡籍运动员来自我市10个县区,相较以往高水平运动员集中在个别县区,各县区竞技体育发展日趋均衡,我市竞技体育水平整体提高。李富生说,宝鸡运动员有实力更有潜力!
与往届全运会相比,本届全运会宝鸡籍运动员参加的大项增加到13个,分别是田径、赛艇、足球、体操、射箭、拳击、国际跤、飞碟、武术套路、武术散打、游泳、跳水、铁人三项。而我省开展的竞技体育项目也仅有20个左右,这反映出我市竞技体育已呈现出多点开花、齐头并进之势,随着项目的普及和发展,成绩的提升和突破也指日可待。
在13个大项中,田径(竞走)、赛艇、足球(女子)、体操等项目在本届全运会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竞走项目,不仅是全省翘楚,也在全国颇具影响。李富生表示,这得益于我市近年来建立竞走等一系列高水平人才基地,在全国率先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等。相信有了这些成功经验,我市还将涌现出更多高水平项目和高水平运动员,在四年后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上,为宝鸡竞技体育书写更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