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宝鸡发现秦汉时期密畤祭祀遗址距今约2600年 由秦宣公设立

2020-10-31 10:07  三秦都市报

密畤祭祀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青帝,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五帝(五方天帝)之一,也是春之神及百花之神。青帝掌管天下的东方,是古代帝王及宗庙所祭祀的主要对象之一。10月30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工作者在宝鸡市陈仓区发现一处大型秦汉时期的祭祀遗址,勘探发现了数量惊人的祭祀坑。结合历史文献判断,这处遗址就是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密畤祭祀遗址,距今约2600年,由秦国第二代国君秦宣公设立。

《史记·封禅书》记载,秦宣公四年(公元前672年),作密畤于渭南,祭青帝。“这里的渭南不是现在的渭南市,而是指渭河以南。秦宣公是秦德公的长子,秦德公时期将秦国的都城迁到雍城,即今陕西凤翔县城南。密畤的位置大体上应该位于雍城以南的渭河南岸台地,2018年通过田野调查,我们在下站村发现大量祭祀坑,锁定了密畤的位置。”下站遗址考古队领队游富祥说,此处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潘溪镇下站村,地处秦岭北麓渭河南岸的台塬上,东西两侧均为河谷,台地南北狭长,长约4.3公里,北缘距渭河河道仅800余米。

考古工作者通过田野调查和勘探,初步明确该遗址中心有一处面积较大的砖瓦堆积区,约2000平方米,平面呈不规则“凹”字形,砖瓦堆积区及周边分布有各类祭祀坑。祭祀坑形制主要分为长方形和长条形两种类型。长方形祭祀坑较多,主要分布于砖瓦堆积区西侧,方向基本为东西向。长条形祭祀坑分布于砖瓦堆积区东侧,南北向平行分布,分布范围约7万平方米,宽窄相间,宽则1米,窄则0.6米,长度一般约120米。2020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陈仓区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发现灰坑、房址和各类祭祀坑总计50余处,出土了大量战国、秦汉时期的砖、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以及较多陶器和铁器。祭祀坑内埋藏大量马、牛、羊等牲畜,数量惊人。

“遗址上出土大量筒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以及用于祭祀的玉器残片,说明这里曾经存在一处规模较大的高等级建筑和祭祀场所。初步断定是公元前672年迁都雍城的秦国第二代国君秦宣公出征讨伐晋国前建立的密畤。”考古专家表示,本次考古发掘面积仅800平方米,结合考古勘探发现的祭祀坑数量、面积估算,祭祀坑与牺牲的数量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据此可以窥见秦汉时期国家祭天典礼的盛大,秦汉文明的繁荣。(记者 赵争耀)

全站热点
栎阳街道组织召开人居环境整治专题民主生活会

2020-10-30 20:29阅读

区城棚改中心开展“弘扬传统美德 感恩孝亲敬老”重阳节诵读 主题活动

2020-10-30 10:23阅读

党员来了!区财政局积极开展“社区工作日”活动

2020-10-29 11:41阅读

灞桥区坚持率先发展创新发展全面发展 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020-10-28 09:35阅读

孝满人间 爱在重阳——雨金街道举办重阳节主题活动

2020-10-26 20:20阅读

规范“直播带货”等经营活动

2020-10-25 08:07阅读

承古开新 大秦之腔吼出全运风采

2020-10-23 12:3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