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陕西师范大学:带有墨香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2020-08-16 17:04  新华社

老教授在用毛笔书写录取通知书。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摄

王宋源手捧陕西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到父母跟前。古朴的布纹纸上是学校教授现场用毛笔书写的姓名、专业和报到时间。一家人指染墨香,把这看作是一份珍贵的入学礼。

陕西师范大学2020年手写录取通知书日前正式开笔,学校十余位退休教授、在职教师、校友代表等书法爱好者为约4500名新录取的本科生送上带有墨香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家住西安市的王宋源被陕西师范大学录取,成为该校汉语言文学专业2020级公费师范生。作为幸运儿,她被邀请到书写录取通知书的现场,见证自己这份独一无二的通知书的诞生。

王宋源同学收到录取通知书。 新华社记者 周永穗摄

“通知书拿在手里有种沉甸甸的厚重感,老师亲笔书写的毛笔字是对我们新生的一种激励。”王宋源说。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介绍,学校自2007年开始用毛笔书写新生录取通知书,至今已有14个年头。通知书采用折式的打开方式,封泥印的设计,剪纸剪影等图案体现了陕西独有的历史文化印记。

符有堂教授已有85岁高龄,他从2007年开始参与书写,至今已坚持了十四载。他说:“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每份录取通知书都意义重大,我把每一份都当作作品来对待,以此传承文化。”

曾是陕西师范大学学生的杨国庆如今成为母校的一名教师,和自己当年的老师一同书写新生录取通知书,他感慨万分。“文化传承是潜移默化的,现在我把给新生们写字当作是一份见面礼,这就是一个薪火相传的过程。”他说。

老教授在用毛笔书写录取通知书。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摄

除了手写录取通知书外,陕西师范大学还将书法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场考试,鼓励和督促学生将汉字写好。

“汉字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希望踏入大学生活的莘莘学子能够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党怀兴说。

全站热点
陕西:世界第一宽 万吨第一顶 建材北路钢箱梁首次顶推

2020-08-15 09:18阅读

高陵区行政审批局 军人退役“一件事一次办”

2020-08-14 13:14阅读

“烂漫仲夏·游学雁塔”2020第四届雁塔毕业旅行季活力开启!

2020-08-13 17:55阅读

区领导调研督导社区优化调整工作

2020-08-12 10:53阅读

临潼区召开“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培训会

2020-08-10 22:20阅读

西安市司法局实地核验临潼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

2020-08-07 23:20阅读

碑林区开展校园长教师暑期大培训

2020-08-06 11:50阅读